如何判斷球是否有尾勁?

委託人:chihyang 日期:02-02-99 16:05

在很多評論投手的文章當中,我們時常聽到尾勁這兩個字。但何謂「尾勁」?

前幾天在投手空間這個網站中,曾看到「黏黏的尾勁」,不知是否可以解釋一下?謝謝 !

解說者:yakyu 日期:02-02-99 18:37

其實這個問題爭論好久了,我以前也對這問題有很多解釋,不過現在我的答案大概是這樣的:

尾勁應該指的是球路的變化程度,例如同樣是直球,有的投手的球會飄起來(在這邊要說明一下,我們必須要把直球想像成真的是直的,否則一切的討論都可以不用談了),有的投手的直球會往內角飄過去,這就是所謂的尾勁。對變化球來說,變化得愈犀利,尾勁也愈強。

尾勁都是因為球的轉動方式造成的,所以,通常投手在讓球刻意轉動而造成各種球路時,他加諸在球上的轉動做得愈成功,尾勁也就會愈強。

委託人:KT 日期:02-04-99 18:26

...。這樣子的話,有些人(我啦)握球就不是握得很標準,常常會握在球的左半邊,或是投球時食指都會比較用力,那麼球出去後,自然而然都會比較往內角飄、或是「鑽」,這樣子來說,到底有尾勁的直球是好還是不好?故意改變握球點是否就可以造成所謂的「尾勁」?有尾勁的球真的比較難打嗎?如果每一球的尾勁都差不多的話...。(要我自己投一顆真的是直的球 好像也很難...。)

解說者:yakyu 日期:02-05-99 18:23

如果刻意握球握在球的側邊,那應該算是滑球或噴射球之類的,所以這樣子投出來的球路當然不是直球。如果手指的某一邊刻意去用力,那也是如此。

球路有尾勁比較好的解釋應該是這樣:

因為我們出手的時候不可能讓球面非常平均的去受力(因為人體結構的關係),所以當一個投手練到某一重程度的熟練時,他的動作夠快,力道也夠的時候,這種不平均施力產生的效果就會出現在球上面,這就是球的尾勁。

解說者:馬淋濕 日期:02-05-99 21:15

我一直覺得「尾勁」這個詞有點好玩,因為它找不出一個真正的標準。

一個變化幅度大的球路並不一定有「尾勁」,這就像許多職棒投手變化角度最大的曲球,卻毫無實戰價值一樣。而一個速度又快變化幅度又大的球路,如果不能欺騙打者,通常也不會被我們視為「有尾勁」。

在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球評在評論打者打不好的球路時,簡單解釋為「有尾勁」,或者是「變化角度銳利」,當然,該球路突然被K出安打時,球評馬上會表示「這球沒投好」。

也由於「尾勁」這個詞並沒有客觀的標準,在現實上使用也幾乎符合「結果論」,因此我比較傾向將「尾勁」這個詞視為「形容詞」,而非「有嚴格定義之名詞」。

換句話說,當你看到一個投手投的不錯時,你可以直接搬出這個形容詞,稱讚他「球路非常有尾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