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棒球發展「社群化」 

【鄭凱駿/文】 
2002/1/9發表於「球魂」

棒球對台灣人而言,意義深遠,深遠的評判標準有二:一是「歷史久遠」;另一是「國際競爭力」。歷史久遠是家喻戶曉,而國際競爭力高低則是相對性結果。 

台灣受到先天環境資源影響,許多體育項目無法蓬勃發展,但棒球的身影從未離開過這個小島,且算是很「爭氣」的。棒球的重要性,當然昭然若揭。 

切回主題,「社群」概念近年由西方社會科學界延伸至台灣,也被廣泛接受及使用,常見者如「學術社群」、「網路社群」與「產業社群」等。於此,社群代表著「凝聚力」、「慣例性」、「共同目標」與「相互支援性」。 

台灣的棒球發展,也應該朝「社群」的方向邁進。技術面上,包括球員的養成、職業組織機制的健全與主事者觀念的革新等,都是當務之急,於此不贅述,但在這些層面背後,還有許多「次社群」需要被探討研究。 

所有次社群之間,勢必形成一條循環鏈,亦即環環相扣。「媒體」毫無疑問的是當中的龍頭之一,媒體的專業報導是次社群能否紮實的關鍵要素。舉例來說,世棒賽期間,沒錯,全台灣的確沸騰滾燙,可惜,新聞傳媒仍然只是「賽事記錄員」和「我族中心主義領導人」,深入精確的分析或完整清楚的比較報導,則是寥寥無幾,或許傳媒組織老闆篤信「市場考量」的緊箍咒,認為「八卦花絮」才能深得讀者的心,但是,若能以「良性循環」的角度思考,長遠來看,或許才是道地的「仙丹」。 

而「良性」或「惡性」的抉擇,僅在一念之間,世棒的焦點聚集,使得相關報導的閱報率和收視率狂飆,好,市場有了,下一步是「換個新口味」,花絮當然不能丟,但是比例要縮小,於是新聞人這時候就是秀出「專業」的絕妙時機了。當然,不同取向的媒體,會有不同的考量,也因此能看出不同新聞人的「功夫」紮實與否、「底子」硬不硬。 

世棒賽是國際大賽,但是台灣媒體卻未齊步向前,並未因此達到「國際規格」的專業報導,筆者衷心期盼,如此的龍頭要角能快快地向棒球資訊飢渴的國人,展現其領導風範。 

除了新聞傳媒外,「相關研究機構」是另一個次社群指揮官。市場一旦達到相當程度的成熟度,學界也必須盡力扮演著監督、建議、諮商與人才培育的「綜合智庫」。 

體育學院(包括科學性與社會人文性學門)、新聞大傳相關系所、社會學系所、心理系所、企業管理系所與歷史系所等都是此綜合智庫的必要成員。亦即,體育技術及球員養成教育層面、專業體育新聞報導、棒球運動文化的傳承與其與社會各階層影響的剖析、球員心理諮商機制的建立、職業組織與球團的管理與棒球歷史演進的保成與相關資產的建檔都是「棒球學術次社群」的重大發展原則,缺一不可。 

社群化為時勢所趨,美日兩國的棒球社群化程度早已形成,且昂首闊步地前進,台灣棒球有其特殊的人文背景和政經結構,是特色亦是牽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社群化的建立或許才是長久經營之道。 


 

球迷園地

 

這是一個歡迎球迷來投稿的專欄,請各位球迷來信給球魂網站盡情發揮自己對於棒球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