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壘打、救援成功

Glavine --2000.6.30發表於「球魂」
大聯盟辭典

中國全壘打(Chinese homerun)

這個詞已經很少出現在近代的媒體中,這個詞是代表那種距離很短的那種全壘打。多半就是打在foul pole內側一點點然後可能是第一個或是第二排的座位上面的那種全壘打。之所以會有這種詞,是因為在19世紀末期與20世紀初期,大量的中國人渡海來到美國,希望能夠在當地謀生。不過當時被稱作東亞病夫的中國人,擔任勞工的表現不如來自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的人,因此中國勞工被認為是比較劣質的,而被引用到棒球術語上,來形容比較鳥的全壘打。這個詞自從中國在世界上面的影響力日漸提昇而逐漸地減少使用。

會發生中國全壘打,最重要的是球場設計要有所謂幸運地帶的存在,例如紐約巨人隊的前主場Polo Grounds以及東京讀賣巨人隊的前主場後樂園球場。其中Polo Grounds的形狀非常的畸形,中外野最遠達到490英呎!而兩端foul pole的距離則分別只有280及258英呎(!!)。各位可以想像一下這球場長的模樣。手邊有棒球遊戲如果可以叫出這個球場的,也可以好好端詳這座長相畸形的球場。1954年世界大賽的第一場,紐約巨人隊就是靠著代打Dusty Rhode的260英呎再見全壘打贏得第一場比賽。事後的報導指出,從沒聽說有打者打出全壘打時,內野手第一時間後退追球的。

救援成功(save)

有人要問了:「救援成功有什麼了不起?需要用辭典來解釋?」

的確,救援成功的定義在棒球規則上面寫得很清楚,在這裡不多佔篇幅來講解。在這裡主要要講的是救援點的計算。

台灣大聯盟在成立時就聲稱他們所使用的救援點計算方法是仿效自美國大聯盟的救援點計分方式,其實這個說法有問題,美國大聯盟在紀錄上並沒有「救援點」的設計。救援點的計分其實是一家民間的藥廠Rolaids所提供的Rolaids Relief Man Award的計分方式。這家藥廠每年都會用一個公式來計算當季表現最優的救援投手,計分方式如下:

紀錄

得分

Tough save

+4

救援成功

+3

救援勝

+2

救援失敗

-2

救援敗

-2

(tough save的定義以後再補給各位,如果我問到的話)

而台灣大聯盟所使用的計分方式則是:

紀錄

得分

救援成功

+3

救援勝

+2

救援失敗

-3

救援敗

-2

跟Rolaids Relief Man Award不一樣的地方是tough save的設計以及救援失敗的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