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手的最高榮譽 ~ Cy Young Award

solomon chen --1998.12.25發表於「球魂」

緣起

賽揚獎,這座象徵大聯盟投手最高榮譽的獎項,其實算是幾個大的獎項中最晚發展出來的。在較早的時代裡,投手只能夠與野手們一起競爭最有價值球員獎(俗稱的MVP),不過投手大多不可能像野手一樣天天出賽,有如此多的表現機會,自然在票選上吃了一些悶虧,再者也確實需要一個專門的獎項來表揚當年優秀的投手,於是賽揚獎孕育而生。

在1956年當時的的大聯盟會長Ford Frick提出了這個構想,而於同年的7月9日,由美國棒球作家協會(BWAA)開會決定,自當年度開始正式頒發一座獎項來表彰當年的最佳投手。至於取名為賽揚獎的原因,則是因為這位大聯盟史上最多勝的選手(生涯511勝),於前一年的十一月去世,用此紀念他的傑出表現。而很出人意料之外的,原本這個專為投手所設的獎項,他的第一任得主,來自Dodgers的投手Don Newcombe,竟然也同時是當年的MVP獎得主。

演進過程

最早這個獎是國聯、美聯共同只選一位得主,所以競爭格外激烈,也難免會有較多的遺珠之憾。加上為了因應當時開放新球團的加入,要求一個聯盟選一位的聲浪越來越大,在1967年當時的大聯盟會長William Eckert決定改變為各聯盟選出各自的得主,這樣也比較客觀的選出,畢竟每個聯盟比賽的對手不一樣,球風也不是完全相同。剛開始時每位有投票權的作家只選出一位他心中理想的人選,但是在1969時美聯卻發生了兩位選手得票數相同的事,所以票選方式又再做更動。目前的賽揚獎決定方式,是每一個大聯盟球隊所在的都市,各有兩名屬於作家學會的成員可投票,每位投票者一次圈選他認為該聯盟前三名的選手,第一名的五分、第二名三分、第三名一分,經由總分加算選出最高者為獎項得主,而且這項票選是在正規季內賽比完之後便開始,與季後賽的成績並無關聯。但是球隊有沒有進入季後賽,卻是左右得票的一項重要因素。

不過說實在話,賽揚獎的選拔結果真的能選出當年最優秀的投手嗎?這一直是爭議的焦點,從開始頒發這座獎以來,已經有不少風波了。其中比較讓人心服口服的幾次有:1963、65、66年的Sandy Koufax(NL);1968年的Bob Gibson(NL)、Denny McLain(AL);1972年的Steve Carlton(NL);1978年的Ron Guidry(AL);1985年的Dwight Gooden(NL);1986、97、98年的Roger Clemens(AL);1988年的Orel Hershiser(NL);1994、95年的Greg Maddux等。其他各屆就算獎都頒發出去了,還是有人會爭執不休。

「劍宗」、「氣宗」之爭?

最常令球迷們討論的問題,就是到底勝投(勝場或勝率)重要、還是自責分率重要。認為勝投重要的人認為,既然是紀念史上最多勝投的選手,那當然是以勝場數來作比較才有其代表意義,不然就用自責分率更好的投手來命名就好了,何必要用賽揚的名字?再來是勝場對球隊比較有實質上的意義,比較直接能表現出一個好投手對球隊的貢獻,尤其是勝場多的投手往往被大家認為是比較有個性的投手,較有求勝的意念,在緊要關頭更能表現出他的重要性。不過又有另一派的說法認為自責分率的決定才是比較公平的,主要的著眼點在於這種評斷的方式完全注重在個人的表現上,不會因為球隊的戰績差而讓選手少了幾場勝場而吃虧。也許這種講法也正確,因為一個球隊戰績的好壞真的能讓投手的成績差很多,像在1990時A’s的投手Bob Welch就因為球隊整體戰力強(包括強打McGwire與Canseco、王牌救援Dennis Eckersley等人),於當年拿到了27勝,但是仔細分析他的投球內容都並不是當年最出色的表現(自責分率第六名,完投、三振皆排不進前十名),也難怪有人並不認同當年的他能拿到賽揚獎。這兩派的爭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在1981年時達到高峰,那年因為罷工的緣故使得球季縮短,球員成績也因此受到影響。當年國聯競爭賽揚獎得主有三人,分別是Fernando Valenzuela(Dodgers,13-7 2.48),Tom Seaver(14-2 2.55),Steve Carlton(13-4 2.42),按照勝場派的說法應該由勝率、勝投數皆為第一的Seaver獲得,在自責分率派的角度來看則應是Carlton獲得,但結果呢?卻是Valenzuela拿到。為什麼?誰也不知道,或許那一年是他的新人年(他也是當年的新人王得主),另外兩人則都是得過獎的老牌投手了,站在鼓勵新人的觀點來看,倒也只能接受了。看來這兩派的論戰,大概會像小說中的劍、氣之爭,不斷的激辯下去。

救援、先發如何選

此外近來另一個讓球迷爭論的話題是救援投手又應該如何來作評斷?70年代以前救援投手的地位並不像最近這樣受到重視,也就沒有太多的問題發生。但自從1974年國聯的獎項第一次頒發給Dodgers的救援投手Mike Marshall之後,如何去比較先發與救援兩者的成績便一直是個讓人頭痛的事。以一個好的救援投手來看,常常他的自責分率、三振比率與對手面對他的打擊率都是非常低的,因為他幾乎不能出錯,否則一失手可能多一場敗投,自責分率等成績也馬上掉落的很難看,這種球隊與個人成績的雙重壓力是很大的。既然如此那好的救援投手就比先發投手更有價值嘍?也不是完全如此,因為救援投手他出場都在比賽後半段甚至結尾,不用像先發投手要保持投六、七局的體力,可以盡全力投球;還有他通常不會在同一場球賽中面對同一個打者兩次或更多,這些都讓打者無法調適狀況,當然也就使他的成績會好一點。所以到底該如何去比較呢?很難抉擇,或許像運動新聞週刊(The Sporting News)每年另選一位年度救火員(The fireman of the year)是最理想的方法吧!

結後語

賽揚獎的制度或許仍不夠完善,但是得過獎的得主至少也都是一時英傑,雖然也有不少遺珠之憾(如Nolan Ryan就從未得獎),但是這項獎還是代表了一項尊榮與身價,君不見1997年的國聯得主Pedro Martines一得獎,馬上就被Red Sox用高薪網羅,所以說賽揚獎的評論方式雖然還有爭議,但其地位還是非常崇高的,更是每位投手躍龍門的最佳門檻。而我個人的對於選擇看法是應該由勝場方面來決定,畢竟為球隊贏得勝利的投手,對球隊的貢獻感覺上還是比較大的,不知各位意見如何?

 


向大當家吐嘈

首頁

留言版

給二當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