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 Drysdale
投出近身球、還露出一臉挑釁的60年代名投

solomon chen --2000.3.8發表於「球魂」
大聯盟雜談

全名:Donald Scott Drysdale 生日:1936.7.23
出生地:Van Nuys, California 投打:右投右打
身高:66吋(198公分) 體重:216磅(98公斤)
高中:Van Nuys High 大學:
所得獎項:
1962年國家聯盟賽揚獎得主
生涯紀錄:
自責分率2.95、勝場209場、敗場166場、救援成功6場、出場547場,三振2486人次。
生涯記事:
1954與洛杉磯道奇隊簽約。

1956年至1969年起為洛杉磯道奇隊之一員。
1969年退休。
1984年獲選進入名人堂。
生涯經典:
1968年創下連續58.2局未失分之紀錄。

在五零年代末以前,廣大的美國西部還是一個大聯盟沙漠,沒有任何一支球隊在此做根據地,直到道奇隊由紐約布魯克林搬來,才開始使西海岸的人民也開始能夠享受到最高水準的比賽。而要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讓球迷願意進場呢?就是用最好的球場與成績來吸引觀眾、讓大家有興趣,而道奇球場的美麗相信大家應該都有耳聞,至於戰績方面,道奇隊當時就用了兩位優秀的投手,來帶領他們開創了一段輝煌的洛杉磯歲月。

投手,他是一場球賽勝負的關鍵人物。當一個隊上擁有一位能夠掌控大局的投手,可以憑一己之力主宰勝負時,那真的是球隊勝利的保證,而同時有了一左一右兩人,就真的是令別的隊伍稱羡不已。在大聯盟歷史上最有名的一對「左右雙璧」是出現在五零年代末期到六零年代中期,在那兩人的帶領之下、雖然所屬的道奇隊陣容並不是絕佳,但是他們在當時的戰績輝煌,打入多次季後賽,也先後拿到三次世界大賽冠軍,留下了許多項隊史或聯盟的紀錄,被許多球評與球迷評為最厲害的左右搭檔。他們就是Sandy KoufaxDon Drysdale兩位名人堂級投手。

相信Koufax的名氣大家都耳熟能詳,這位史上著名的選手,是公認六零年代最可怕的左投手,到今日還有許多人把他從6166年那段黃金時期比喻為投手最完美的演出。不過Drysdale可能瞭解的人就少了些,但是在當時的年代,他的名氣與帶給對手的恐懼感,絕對不在Koufax之下。這裡就來介紹這一位也曾叱吒風雲的名投手。

年輕時期

Don Drysdale出生於1936723日,是位土生土長的加州人。如同他的隊友Koufax一樣,也不是原來就當投手,是一直到高三那年才當投手的,不過豍轉行他馬上就顯露出過人的資質,在高中一畢業就被道奇隊(當時還在紐約的布魯克林)簽走。經過兩年在小聯盟的訓練,在1956Drysdale被球隊提拔進入大聯盟的正選名單中。剛上大聯盟的他,在隊上許多前輩明星的身旁時,還會感到些許的不適應、會有新人的膽怯,不過素質夠好的他、馬上就用實力讓大家見識到他的威力,成為道奇隊重要的未來希望。

第一年的成績以新人來看並不算太差,55敗加上2.64的自責分率讓大家對他充滿期待,第二年Drysdale成長快速,馬上以17勝的成績成為隊上的主力投手。球速不錯、加上對於大場面不怯場,Drysdale在當時可算是球界中名氣不小的投手。不過最讓他出名的,是他一項具有殺傷力的武器。

投手丘上的惡魔?

不曉得各位朋友在打棒球時,有沒有被投手的觸身球打到過?那種感覺相信是蠻難忘記的。如果這位投手這樣攻擊你還露出一臉挑釁的表情,你又是作何感想呢?

身高六呎六吋,站在投手丘上的Drysdale原本看來就非常有架式,加上他有一項非常令打者恐懼的武器:近身內角球,更讓他佔盡不少優勢。這是他在年輕剛上大聯盟時,向當時一位著名老投手Sal Maglie(綽號「理髮師」的內角貼身球高手,5657年為道奇隊效力。)所學來的,而他更把它給發揚光大,不儘只在技術上、而更是在觀念方面,他帶給打擊者無限的精神壓力。在他大聯盟十四年的生涯中,Drysdale保有了國聯個人生涯投出154個觸身球的紀錄,曾經還有打者抱怨,跟Drysdale對決,就好像去給牙醫看牙一般,這樣形容相信可以感受當時那些打者面對他的心境是如何的。

Drysdale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認為這是投手的一種武器,是必需要去使用的,讓打者知道主控權是在投手身上。名人堂選手,Frank Robinson曾經說過:「Drysdale是完全故意的,他是真心要去投觸身球的,而且他還不斷的這麼做。當他向你投出觸身球時,他就站在投手丘上向你怒視,讓你知道他就是要這麼做。」而他甚至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只要我有一位隊友被觸身球打中,那我就一定回敬讓對方兩個人也嘗嘗這種滋味。」由上面這句話來看,他對自己隊友還真是夠義氣。

坦白說內角球本來就是投手的武器之一,許多有名的投手都把內角球的掌握當成是最重要的武器,很多時候會投(或說敢投)內角球的投手,真的可以把自己的功力增加三成。因為這不只是把可投球的範圍擴大、不必局限於其中一小塊區域,更重要的是這有恐嚇打者的作用。有些投手覺得在棒球比賽中,球是由投手所投出,所以投手才是真正的攻擊主宰者,而要讓打者明瞭「這個道理」,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明白誰才是老大,而恐嚇性質的內角球,就是最簡單快速的做法。

重要時刻的Game Player

Drysdale並不是只有靠觸身球這項武器來主宰球賽,他所投的四壞球其實並不算很多,也曾於596062年三度拿到國聯三振王。而他生涯最令球迷樂道的有兩件事:第一,在1962年當Koufax因為受傷而有段時間無法出賽時,他挺身而出,率領道奇隊在當年以創隊史紀錄的102勝,與舊金山巨人隊在國聯並列第一,後來雖然於加賽中以一勝二負敗北,讓出季後賽資格,但Drysdale不僅在這年單季勝場數第一次超過二十場、更以259負拿下了生涯唯一的一座賽揚獎。

第二,在1968年時他以連續582/3局未失分,刷新大聯盟保持了55年的紀錄(後來在1988年又為Orel Hershiser所破),在這其中有六場球是完封,最後中斷是因為一記高飛犧牲打而掉了第一分。從以上這些表現,便可看出他也是位技藝出眾的好投手。尤其是他很開朗樂群,別隊的選手也很欽佩他(雖然在比賽時他可能會翻臉不認人)、更別提球迷們對他的喜愛,讓他有機會在明星賽中被選入七次。

憑著他與隊友Koufax優異的表現、再加上一班優秀的選手、當時的道奇隊成為知名的勁旅,戰績多次名列前茅,並於596365三年拿到了世界冠軍。尤其是在63年,他們於大賽中對上了以Mickey Mantle為首的強大洋基隊(此隊在過去十年中,有八次進入世界大賽的紀錄)。但是兩個人以優異的投球重創對手打擊陣容,連續贏得四場勝利,並讓對手只在四場比賽中拿到四分,輕鬆的拿下當年世界大賽冠軍。而在此系列賽後,連一代球星Mickey Mantle都不僅只能搖頭,承認輸給他們兩人真的是心服口服。

落幕

經過連續而頻繁的使用,兩人年年幾乎都出賽四十場,加上又有將近一半的比賽是自己完投的(現在有幾個投手一年完投能超過十場?),就算是機器都會受不了,何況是人?在1966年的時候Koufax發現他的手肘疼痛,經檢查確定為關節炎,他馬上就決定從巔峰時期退休,不再打球,因為他不希望下半輩子成了一個殘廢的人,這種急流勇退的表現讓許多人欽佩不已、也讓他生涯的最後幾年成了投手的經典名作。在1972年時他以35歲之齡,成為史上進入棒球名人堂最年輕的一位選手。

Drysdale的情形也差不多,在1969年時他也發現在手臂上有毛病,出力投球時的痛楚根本沒辦法忍受,於是在球季進行一半時,他也便退出球場,結束大聯盟生涯了。退休後的Drysdale不像Koufax曾短暫的離開棒壇,他先後擔任過球賽的轉播員與電視台球評,靠著他豐富的棒球知識與妙語如珠的口才、讓他在主播檯上也是非常的成功,在1984年時他也獲選進入棒球名人堂,球員時期的背號53號也在同年被Dodgers永遠退休。可惜Drysdale1993年因病去世於加拿大蒙特婁,享年只有57歲。

1989年亞特蘭大勇士隊的兩位年輕投手,Tom GlavineJohn Smoltz,也讓許多人期待為是KoufaxDrysdale兩人搭擋的繼承者。同樣的年輕有為、剛好也是一左一右,素質之佳也是大家所贊許的。他們兩人也沒令人失望,經過一兩年的調整,馬上就成為聯盟中著名的投手之一,在許多個人獎項中也多次掄元,季後賽的表現也都相當有水準,後來加入了Greg Maddux,這三人幾乎壟斷好一陣子國家聯盟的賽揚獎。只可惜在為球隊拿到世界冠軍的次數上還要多努力些,才不輸前輩們的成就表現,畢竟在為球隊奪冠的次數上,他們是差了一些。

兩位史上著名的拍檔,為道奇隊開創了西遷洛杉磯後的第一個黃金時期,也為自己帶來了名聲與榮耀,如果純就個人的喜愛度而言,我會比較喜歡較接近平凡人的Drysdale(感覺上Koufax已經是經典級的人物)。他或許名氣沒有同時的Koufax如此響亮,但是相信在大聯盟的歷史上、也已經為他傲人的成績,做了最好的評斷!

Don Drysdale生涯成績

年份 場數 防禦率 救援 局數 安打 保送 三振
1956

25

2.64

5

5

0

99.0

95

31

55

1957

34

2.69

17

9

0

221.0

197

61

148

1958

44

4.17

12

13

0

211.2

214

72

131

1959

44

3.46

17

13

2

270.2

237

93

242

1960

41

2.84

15

14

2

269.0

214

72

246

1961

40

3.69

13

10

0

244.0

236

83

182

1962

43

2.83

25

9

1

314.1

272

78

232

1963

42

2.63

19

17

0

315.1

287

57

251

1964

40

2.18

18

16

0

321.1

242

68

237

1965

44

2.77

23

12

1

308.1

270

66

210

1966

40

3.42

13

16

0

273.2

279

45

177

1967

38

2.74

13

16

0

282.0

269

60

196

1968

31

2.15

14

12

0

239.0

201

56

155

1969

12

4.45

5

4

0

62.2

71

13

24

生涯

518

2.95

209

166

6

3432.0

3084

855

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