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棒,也是需要時間培養的
solomon
chen --2000.6.28發表於「球魂」
大聯盟雜談
他鄉遇故知
我的本行是電信服務業者,又是屬於工程部門的人,難免會上山下海全省走透透,累是真的蠻累人的,不過在外工作有時也是蠻有趣的,尤其是遇到有趣的人。
前一陣子天氣正熱,我又奉派到南部出差,真的差點被曬成人乾,好慘。本來想趁工作之餘、晚上跑去球場看個球賽,因為實在是太累了,而且南部到了六七點還是一樣悶熱,我這個北部都市飼料雞只好窩回旅館休息。
當我睡個小覺起來,已經八點左右了,到附近找個店吃個晚餐,剛好那天電視台會播放美國職棒的比賽,我就找了間有裝有線電視的餐廳邊吃飯邊看比賽。沒想到正當我看的起勁時,旁邊來了一位老兄說要坐我旁邊,因為我那張桌子是看電視最清楚的,看著看著兩人也就聊起來了。正在看比賽的當中,那位朋友指著電視上藍鳥隊的強棒Carlos
Delgado說,這傢伙當年在藍鳥剛出道時蠻受期待的,不過等了好一陣子才出頭,還真讓人等的有夠久。沒錯,我也記得,只是這樣算等的久嗎?
一般來說大家都以為投手的培育會比較花功夫,從小聯盟一路上來要花上好一陣子的時間,好不容易上到大聯盟了,還得保佑他不要受傷,生怕一個人才就這樣消失掉,真的是呵護有加。
現在大部份的球迷朋友都喜歡看全壘打較多的比賽,又有多少人知道要像那些球員輕輕鬆鬆揮出一支全壘打的背後,是經過多少的苦練、多少的經驗累積、多少次的揮棒落空後,才能夠達成的境界?有的打者可能一直沒沒無聞、突然在一瞬間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有的打者可能被定型很久、但就在突然之間他們的打擊像火山爆發、攀上了生涯的新高峰,這真的會跌破很多人的眼鏡,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名球評家。
講幾個球員的小故事來聽聽吧…
努力不懈的Carlos
Delgado
|
Carlos Delgado
(法新社) |
先前提到過的Delgado,這位我一直很喜歡的多倫多藍鳥隊球員,是目前美聯全壘打數領先者,個人認為在現今的環境下,他很有可能是挑戰六十支全壘打的下一個候選人,五十五則是一個應該先達到的前提。還記得他是在藍鳥二連霸後的那個球季上大聯盟的,挾著所屬小聯盟年度最佳選手的威名,剛上大聯盟時他的長打能力也著實讓許多人眼睛為之一亮,但很快的,就像許多小聯盟選手一樣,他對於變化球不太行的弱點馬上就跑出來了。又經過幾場比賽之後,Delgado重新被放回小聯盟再改造,希望能夠早日重回大聯盟的舞台。
95年,Delgado又再次回到大聯盟,現在的藍鳥隊已經不是當年連拿兩年冠軍的模樣了,雖然陣中明星一樣很多,但是狀況就是不對勁,氣勢完全打不出來。似乎Delgado也被此環境所影響,再加上他還沒有完全的適應大聯盟的環境、因此打出來的成績不像是個受期待的年輕新秀,在季初與季末兩度上大聯盟的全部37場比賽中,打擊率竟然低到只有.165,完全打擊到他的信心,小聯盟的成績再出色也無法證明什麼,看來他的大聯盟之路可能又會破滅了。
加強選球技巧與打變化球的功夫,絕對是所有小聯盟球員必須下苦功的地方,Delgado也不例外,由於自己已經上過兩三次大聯盟舞台,更是清楚瞭解自己的毛病在那,終於在他第一個完整的大聯盟球季中,Delgado表現出水準以上的成績單,爾後幾個球季,他都有顯著的成長,儼然已經成為球隊中、甚至是聯盟裡最可怕的重炮手,我個人大膽預估,這兩三年我們將可以常在各個長打排行榜見到他的名字。
更上層樓的Chipper
Jones
|
99年國聯MVP
- Chipper Jones(法新社) |
如果Chipper Jones沒有遇到Don
Baylor,他可能是沒辦法拿到1999年的國聯MVP獎的…
第一指名的身份可能是Chipper
Jones給人的第一印象,這是種殊榮、卻也在無形中變成一個看不見的壓力,大家都對你的期望很高,你就越無法逃避這樣的責任。
Jones算是一個發展相當全面的選手,打擊時左右開弓,有速度、長打能力與打擊率兼備、守備也在水準以上,從小聯盟以來一直便是個很優秀的球員,上了大聯盟後更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只是似乎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點。與一般的選手比起來,他的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作為一個球隊的看版打者與領導人物,Jones好像就沒那麼突出了,真的要找問題的話,好像就出在他的左右打擊成績不平均。
去年勇士隊請來了Don
Baylor當作隊上的打擊指導教練,他與Jones也針對這個問題作了討論與修正,不僅將這個毛病解決,更讓Jones揮出生涯最高的45支全壘打,尤其在去年球季接近尾聲時、與大都會隊的系列賽表現,更讓他聲名大噪,也一舉拿到了生平第一次的MVP獎。現在要講誰是國聯的最佳三壘手?我想這個答案大概只有一個:Chipper
Jones。
老來俏的代表Jay
Bell
相不相信居然有球員到了三十四歲還能創下生涯全壘打的新高,Jay
Bell,就是這麼一號人物。
|
Jay Bell (法新社) |
去年在響尾蛇隊,他竟然一口氣轟出了三十八發全壘打,比球隊上的第四棒Matt
Williams還多,是去年球隊打進季後賽的要角。六呎、一百八十四磅,這樣的身材在現今大聯盟裡算是袖珍型的,Bell以往也不是以長打聞名,真要算起來只能說是個中等以上的打者。
過去Jay Bell打的最好的一季,就算是1993年了,不但獲得了生平唯一的一次金手套獎,也以.310的打擊率獲得當年國聯二壘手的銀棒獎,當時他的全壘打產量大致都在10支左右(91年曾打出16支),不過從97年轉隊到堪薩斯皇家隊後,他突然有了一季20支的實力。當然這個現象會有很多種的解釋,像是新球隊擴編的影響、加強重量訓練的效果、對付投手的經驗累積,都是很合理的說明,而我個人認為還有一點,是幾位老球員之間的競爭與經驗分享。
Bell、Steve Finley、Luis
Gonzalez、這幾位都是轉到響尾蛇後、再創第二春的老將,去年表現出來的成績是一個比一個好,在良性的競爭刺激與互相交流經驗之下,他們的表現就如同猛虎出閘一般,也為球隊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戰績,誰會想的到呢?以後可能不少球隊會把這個效益考慮到簽自由球員身上也不一定。
好打者也是需要時間等待
這一陣子被交易新聞纏身的小熊隊強打Sammy
Sosa,一直到他三十歲才飆出60支全壘打,而且相信也沒有人會想到他有此能力做到,這大概又是打者在生涯中面臨突破的最佳實證。再看看許多這一兩年才飆起來的打者,Luis
Gonzalez、Brian Giles、Troy Glaus,不管他們以前是不是受到期待的新人、還是默默無聞的替補板凳,那一個不是沉浮過後才打出佳績?
對於打者,我始終認為要成大器者也必定經過許多磨練,像John
Olerud那樣直接上大聯盟的例子或許有,但真的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球員哪個不是先放在小聯盟兩三年訓練、再到大聯盟適應個一陣子才有出頭天?天才型的打者讓我們羨艷、少年英雄型的球星讓我們讚嘆,而這種苦練出頭的球員就值得我們鼓勵了。
用“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來形容或許是有點誇張,但是這些努力奮鬥求進步的球員、距離這個境界應該也不太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