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2000萬

solomon chen -- 2000/11/16發表於「球魂」
大聯盟雜談

花大錢找好球員,一定就是罪惡嗎?球員開口要高薪,難道就很過份嗎?

天文數字的合約

記得在八零年代末期,明尼蘇達雙城隊的明星Kirby Puckett簽下了一份平均年薪三百萬美金的合約(記得是一簽三年共九百萬美金),當時曾經有些報導指出、兩三年後必定會有人簽下五百萬級的合約,到時候球隊的老闆就知道痛了,然後球員與球團經營者在合約薪水的問題可能會更嚴重,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果不其然,沒多久破四百萬、破五百萬的合約接著出現,隔了幾年後各式又長又大約也紛紛出籠,四年三千四百萬、五年四千五百萬,正當大家覺得球員薪資已經漲到了一個過高的地步時,一份份平均年薪超過一千萬的合約又一一出現了。當第一份總金額破億的合約在兩年前出現時,真的可以說大聯盟球員的薪水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前幾天聽到個馬路消息,真假不清楚,大意是說今年自由球員市場上的大魚Alex Rodriguez,其經紀人向紐約某球隊提出了一份十年共兩億美金的合約,天啊!兩億?以平均年薪來算的話就是一年兩千萬,這可能會逼近一些小市場球隊一整年的薪資總合,難道簽下一個A-Rod就可以打敗、或取代他們一整個球隊嗎?

不曉得現在台幣換算美金的匯率是多少?就以我們台幣三十元換美金一元來算,兩千萬換成台幣的話是六億,不知道有多少個財團一年可以賺六億?真的,這個合約真的是會很嚇人。

怪他人花大錢挖角?

好險我只是玩玩Fantasy Baseball、看看大聯盟球賽的球迷,如果我真的是一個球隊的經營者,我可能真的會被那些球員的薪水給嚇到。當然找一個明星級的自由球員來隊上,想必可以在戰績與票房上都有所提升,這種錢對於有心經營的人可能會考慮看看,而這也代表了大聯盟真的是有一個發展健全的自由球員市場制度。

不過我還是有點不太能釋懷,同樣是在大聯盟當中,有些球隊就是不會去積極的補強,當然這跟球隊的市場規模大小有關,他們可能沒有辦法提供太大的合約給這些明星球員。不過我倒是覺得球隊如果真的願意去留下人才,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出這一份薪水嗎?沒有把明星球員留下來,自然減少了球迷看球賽的慾望,門票的收入反應是,這也會漸漸的影響到你其他周遭相關事物的收入,當然會使賺到的銀兩變少,自然也就不會用大錢去買好球員,這也似乎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有的時候是蠻欽佩那些敢花錢下去找好球員的球隊,投資本身就是要冒風險的,而他們想必對於這個投資都有了萬全的考量;也很羨慕那些是這種球隊的球迷,不敢講這樣子球隊的戰績一定百分之百變好,但是至少他們可以看到這些球星為他們的球隊打球,感覺上就是不一樣。當然會有人去怪罪那些花大錢的凱子,說他們破壞市場行情、說他們為了冠軍不擇手段、說他們只是把冠軍堆積在一堆鈔票上面(我以前就有這種想法),但是這又如何,就算你把錢都灑出去,那也未必能夠拿到冠軍,還是要靠每個球員發揮實力、團隊的戰力能達到一定的水準才有用,不然你去問問看巴爾的摩金鶯隊,這個該怎麼花錢才對的問題,相信已經煩擾他們好幾年了。

大聯盟薪資前幾名的球員 (薪資單位:美金)

球員姓名

所屬球隊

年份

平均薪資

Carlos Delgado

多倫多藍鳥

2001-04

$17,000,000

Roger Clemens

紐約洋基

2001-02

$15,450,000

Kevin Brown

洛杉磯道奇

1999-05

$15,000,000

Chipper Jones

亞特蘭大勇士

2001-06

$15,000,000

Shawn Green

洛杉磯道奇

2000-05

$14,000,000

Mo Vaughn

安那漢天使

1999-04

$13,333,333

Randy Johnson

亞歷桑納響尾蛇

1999-02

$13,100,000

Albert Belle

巴爾的摩金鶯

1999-03

$13,000,000

Mike Piazza

紐約大都會

1999-05

$13,000,000

Ken Griffey Jr.

辛辛那提紅人

2000-08

$12,500,000

洋基隊

球隊培養出來的人才一定會被挖走嗎?球隊一定要用靠挖角別隊優秀人才的方式才可以變成強隊嗎?是不是挖球員是強隊的典型作風?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恐怕都是不一定吧,這裡就用洋基隊來當做一個例子。

我知道蠻多人都不太喜歡洋基隊,為什麼?因為他們花大錢簽球員,小球隊培養的球員都被他們重金買走,所以讓人討厭。等等,他們沒有培養球員?這句話可能要質疑一下,看看他們的陣容裡面,Derek Jeter、Bernie Williams、Mariano Rivera、Jorge Posada、Andy Pettitte,每個都是自己從小聯盟一路培養上來的人才,當他們成為獨當一面的好球員後、當然是重金把他們留下來繼續使用。其他的選手像是Roger Clemens、Paul O’Neil、Tino Martinez、Chuck Knoblauch、甚至到今年的David Justice,也都是他們去跟別隊交換回來的,並不是他們把人家的自由球員挖走,如果真要怪罪,應該要問那些原屬球隊,為什麼要把他們給放走?

所以說大家怪罪洋基隊是破壞市場行情、花大錢挖明星球員的說法其實是不成立的(當然,今年假如他們挖來Manny Ramirez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沒錯,他們的球員薪水總合是一些球隊的好幾倍,問題是,他們球員的表現難道不值這個錢嗎?看看這些球員的表現,如果放到自由球員市場的話,想必也都會成為重量級的明星球員,身價可能比留在洋基隊還要高。

所以真的要成為一個強隊,應該先從培養年輕的骨幹球員做起,讓他們有了經驗之後,再去配合做一些適當的交易補強、或是找來可以補缺點的自由球員,這才是成為一隻強隊的作法,看看這幾年幾個比較強的球隊作法、如亞特蘭大勇士隊、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以及上述的洋基隊,不都是這樣子建立起來的嗎?

就別替老闆們擔心荷包了

什麼是“市場行情”?可能不太容易解釋的清楚,我個人認為應該就是一般市場裡面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價格,不會比其他超過太多或減少太多,不過這又可分成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的行情價。

在自由交易的市場裡面,交易的價格是給買賣雙方一起議定的,如果只有賣方提出自己的價格,卻沒有人可以接受,那麼只是“有行無市”,是沒有辦法成交的,所以當有一個球員他的身手夠好、名氣夠旺,也才會有那麼多球隊會想要出高價爭取。

當那些老闆可以心甘情願的捧著白花花的銀子請明星球員加盟時,其實我們這些一旁看的球迷也不要太過擔心(以前我很擔心有可能會再次上演勞資雙方的大戰),說真的,搞球隊也是為了賺錢,總不會有人一年花個上千萬,然後說他是為了“一圓兒時的夢想”,這真的太理想化了,一個企業的經營者是不可能這樣做的,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從別的地方賺回來,電視轉播金、球場廣告、門票、相關紀念品…,真的可以想出許多辦法增加收入的。

嗯,放心吧,下次我們就在旁邊看看又有那位選手噱到一筆天文數字的薪水,可以讓他們的下半輩子躺在床上數利息就可以了,不要去煩惱什麼製造薪資糾紛、製造薪資差異過大、製造強弱不平衡的問題了,花錢當改凱子的人都不會痛了,我們又何必在旁邊喊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