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糞者日記0416

扒糞者日記

410日有些疲累,所以「公休」,希望網友見諒。

也許有些網友會認為我在吹毛求疵,但我認為大眾傳播媒體本來就應該接受檢驗,畢竟媒體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因此在資料的引用上更應力求正確,以免誤導群眾。況且,我不過是個球迷而已,媒體豈不是更應該省思「不夠專業的球迷為何能發現專業的媒體之錯誤」?而且這些都肯定不是排版、校對或打字的錯誤,也絕不是單純的口誤。

如果能因而敦促媒體在引用資料,或做評論時的嚴謹性,我想,那就達到我的初衷了。

416日東森育樂台「野球一擊棒」部分

並沒有很專心看,所以...

錯誤:

林先生:「井口忠仁是96年奧運的第四棒...」

更正:

井口忠仁確實是1996年日本奧運國家隊主力打者,但他在該賽會從未擔任過第四棒。當時日本國家隊出賽9場,松中信彥擔任8場先發四棒,大久保秀昭擔任另外1場的第四棒。井口忠仁在前4場擔任先發第六棒,後5場擔任先發第七棒。

錯誤:

張先生:「什麼時候田口壯的內野守備變的這麼好…」

更正:

田口壯原本就是游擊手出身的,1991年底的選秀會上,出身關西學院大,並保有關西學生聯盟全壘打紀錄(與片岡篤史並列)的田口,被譽為當時業餘最好的內野手;而當時被認為是日本業餘最好的外野手,則是專修大的町田公二郎(現廣島,並改名為「町田康嗣郎」)。

而田口在入職棒的第一年,也是以游擊防線為主,不過當時歐力士有福良淳一、小川博文,加上松永浩美、勝呂壽統等人來來去去,因此仰木彬立刻將田口轉為外野手。反而是町田因為廣島外野陣線過強(前田智德、金本知憲、緒方孝市..),慢慢改以內野手(一壘手)出賽。

今年由於歐力士外野陣容有鈴木一朗、谷佳知、PulliamPerez,因此唯一能轉任其他位置的田口便在季前被仰木彬指定為游擊手。

球迷的參與討論:

1.田口壯進歐力士時監督是土井正三。

2.印象中松永90年代後就很少守游擊了都是守三壘,田口會去守外野應該是剛進職棒守游擊時一直失誤,甚至連打擊都受到影響最後不得已才調到外野去。加上小川那時打擊不錯,勝呂守備也有一定水準,所以田口轉成外野手後來還拿到金手套當初應該沒人想到。一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希望不吝指教謝謝。

補充:

現在球迷的程度果然很高。

1.您說的沒錯,當時歐力士的監督確實是土井正三。

2.我說的不夠清楚,應該是當時歐力士內野手眾多,所以出身內野手的田口壯在內野不容易找到位置,其實號稱名二壘手的福良淳一也從未守過游擊...。

其實新人剛入職棒通常都需要磨練膽識,若因為連連失誤就立刻烙上「失格」的印記,反而無法讓新人有所成長。當然這就是土井正三的問題。所以土井就在看扁田口,以及歐力士內野較強的原因下,僅讓田口偶而以外野手出場。

不過仰木彬於94年上任之後,立刻決定讓田口主打外野,也確實解決了當時歐力士內野手較多、外野手卻不足的問題,當然,田口壯的未來立刻露出曙光。也因此,田口的出場機會立即暴增,迅速成為球隊的主力選手。不過,在攻守調度頻繁的歐力士,田口過去仍有在比賽中途被拉至游擊重溫舊夢的機會。

當然,之後他不但拿過外野手最佳九人,也拿到金手套,確實是令人始料未及的(雖然看過田口外野守備的人能認同,但在定案之前仍讓人頗為擔憂)。

錯誤:

張先生:「鈴木一朗年薪5億,加上廣告收入5億,總共10億要繳2億的稅金」

更正:

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鈴木一朗年薪5億,扣除大概20%的必要花費(應該就是免稅額部分),其餘的4億要扣稅。根據施行至去年為止的舊稅制,所得稅最高50%,住民稅15%,合計65%,所以鈴木一朗應該要繳共計26000萬的稅金。不過今年日本實施新稅制,所得稅最高37%、住民稅最高13%,亦即共計最高50%,亦即所以依據新稅制,鈴木一朗的職棒年薪部分就要繳2億的稅金,不過已經比原本的稅制省了6000萬。當然,若加上廣告收入,稅金絕對遠遠超過2億(如果廣告收入比照年薪,那稅金就是4億了...)。

「職棒雜誌」4月份之「日本職棒特報」部分

因為是站在書店看的,所以...

錯誤:

「因為橫濱沒有搶到松阪,所以原本薄弱的投手陣無法補強」

更正:

說橫濱投手陣薄弱是比較少見的說法。因為橫濱的整體投手戰力,一般認為與中日、巨人、西武同樣站在日職12球團的最頂點。

其次,松阪雖是位將才,但他最大的價值在潛力而非立即的戰力。去年被認為最好的即戰型投手是上原浩治與矢野英司,其中矢野英司與福留孝介更是巨人軍原本爭取的目標,橫濱雖沒有得到松阪,但仍得到矢野英司。因此被認為在選秀會上補強投手戰力最成功的,就是得到矢野的橫濱、得到上原的巨人,以及得到松阪的西武。

錯誤:

「歐力士打擊戰力為A…」

更正:

職棒雜誌認為歐力士的打擊戰力有A的水準,因為陣中有5名洋砲,再搭配其他本土球員即可發揮極強戰力。這樣的說法有些怪異,因為歐力士現今的打線卻是最被詬病的。

姑且不論別的,根據日職規章,雖然全隊洋將登錄名額不限,但一軍最高只能登錄4人,且其中最多只能有2名洋砲。因此就算歐力士有5名超級的洋砲(事實上沒有),但最多也只能同時有2名上場,這時歐力士本土打擊好手不夠的問題,就完全浮現出來。

因此,僅以歐力士洋砲人數眾多便評定歐力士打擊頗強,卻未考慮到一軍洋將人數限制,以及歐力士之所以超額錄取洋砲的原因,是比較令人覺得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