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糞者日記 Hammer - 2003/09/02 23:09 發表於「球魂」 2003年7月號Passion雜誌第49頁 錯誤: 2003年6月13日(星期五),一點都不黑色,紐約洋基隊賽揚獎大投手羅傑•克萊門斯300場勝利到手,同晚,德州遊騎兵重砲手拉法耶•帕米羅的弧形彈槓破500發,兩人都晉升為名人堂候選人,恭喜。 更正: Palmeiro第500號全壘打是在今年5月11日敲出的,怎麼會跟Clemens取得300勝的日子相同?對MLB消息有點關心的球迷,一眼就可看破手腳! 錯誤: 兩人都晉升為名人堂候選人,恭喜。 更正: 兩人有如此的成就,當然值得賀喜。不過,作者似乎應該去翻翻書,成為名人堂「侯選人」的資格是什麼?現役球員不可能成為名人堂「候選人」,至快,也要等到他退休五年後。 錯誤: 克萊門斯之前頂破300勝的投手是諾蘭.萊恩,那是13年前的事,下一位可能要等上20年也說不定。 更正: 大家都很熟悉的Maddux到2002年球季為止,成績是273勝152敗,他出生於1966年,請問專家,下一位要等幾年? 錯誤: 在帕米羅之前破500支全壘打的狠角色是山米.索沙,不過是前37天才發生的事。 前後矛盾: 算(抄)得真清楚—37天,Sosa夯出500發全壘打的時間是今年4月4日,加上37天是幾號,沒錯,就是前面提到的5月11日,可是,如果按照作者「記憶」的日期—6月13日,減去37所得到的日期可能就像Sosa的填充棒一樣……都是騙人的! 錯誤: 大聯盟上共有21位300勝投手,但半數是在1925年出現, 更正: 寫文章的人用不用心,在這段文字裡就可以瞧出端倪,有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共有21位300勝以上的投手,但半數是在1925年以前出現。錯誤的寫法會讓失察的讀者誤解:這麼巧,300勝的投手剛好有21位;1925一年竟同時出現10.5個300勝紀錄。 錯誤: 一位健康的投手一年頂多只有33次先發出場投球機會,而一位身體OK的打者在殘冬季裡約有600個打席,這就關係到機會點。 更正: Mike Mussina、Greg Maddux這兩位都是屬於很少受傷的先發投手,去查查他們生涯的先發出場數,34、35都有,甚至還有出賽36場的紀錄。機會點是什麼?作者語焉不詳。其實,投手的300勝紀錄之所以會愈來愈因難的原因(甚至在Maddux後可能成為絕響),主要有兩點:一、先發投手的輪值方式(Rotation)從早期的4人變為目前的5人(平均每人每季少了8場左右的出賽次數)。二、投手的分工模式越來越細緻,中繼後援、救援終結的角色愈被重視,先發投手的投球局數逐漸減少,無關勝敗的場次增多。由於這兩項重要的變革,使得投手的勝敗紀錄相對降低,這才是「機會點」的癥結所在。 錯誤: 像是克萊門斯回到紐約洋基隊之後,贏球的機率偏高,否則,他的三百勝還有很大變數。 更正: 火箭人是1999年2月18日以David Wells、Graeme Lloyd、Homer Bush從藍鳥換來紐約洋基隊,克萊門斯大聯盟的初登板時間是1984年,從1984-96年都一直待在波士頓紅襪隊,97-98年跳槽到多倫多藍鳥隊,自1999年後都不曾離開過洋基隊。 錯誤: 打者的300支安打、500發全壘打都可篤定進入名人堂,多數的締造者在40歲以前就完成霸業,而300勝也是進入名人堂的保證,但多數人都是40歲以上高齡。 不妥: 讓我們查查締造這些紀錄的球員,當時年紀的分佈狀況:三百勝的21名投手中,12人小於40歲,其中1人39歲,1人38歲。500全壘打的19名打者中,3人大於40歲,另外1人39歲,2人38歲。3000安打的25名打者中,8人大於40歲,其中9人39歲,2人38歲。檢視這些數據,用40歲來作分界,是否不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