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西雅圖的灰姑娘之旅

JKL -- 1995.12發表於「棒球人04
取材自USA TODAY,USA TODAY BASEBALL WEEKLY

對於西雅圖的運動迷來說,1995原本看起來又將會是個傷感的一年。在NBA,超音速隊(Seattle Supersonic)再度令人失望地在第一輪便失速被湖人淘汰,用不盡的才能與天份及期待卻成為了所有人的笑柄;而大聯盟這也是多風多雨:天王巨星Ken Griffey Jr.在季初就陷入低潮,五月底更在試圖接殺一支二壘安打時折斷了左手腕,提前結束在全壘打王項目的競逐;八月初時水手隊還在美聯西區排名第三,落後領先的加州天使達十三場,季後決賽似乎已然無望;而水手隊的經營者更因為今年預估超過三千萬、三年來已超過了六千七百萬美金的虧損,而威脅當地政府若不撥款興建一座新的可開閉室內球場(如福岡大榮巨蛋),水手隊便準備掛牌求售,而西雅圖的球迷們也許就將失去他們的球隊了。

但是今年,棒球之神與西雅圖球迷們站在一起。在國王巨蛋球場(Kingdome)全場「Refuse to lose」的標語激勵下,水手隊的球員們以所有人都未能預料到的亮眼表現,演出了必將留名於大聯盟歷史的大逆轉,並且一路挺進到美聯冠軍戰才被也許是史上最佳數支球隊之一的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所擊敗。棒球熱在西北岸迅速地蔓延,國王巨蛋場場賣座超過五萬人,西雅圖棒球迷們以毫不保留的熱情與嘶吼給予了水手隊最大的支持;西雅圖水手隊如灰姑娘般地在95年球季演出了最大的傳奇。

兩垝巨帆能夠航向多少海洋

假如你自認是個還能隨便對人屁一些大聯盟的球迷,那麼試著自己想想看,水手隊有哪些球星呢?

怎麼會問這麼低能的問題呢?首先當然就是Ken Griffey Jr.,六度入選明星賽,連續八場打出全壘打,才二十六歲就擁有189支全壘打與585分打點的傲人記錄,「The Kid」是當今美國職棒最受期待的超級巨星,甚至還擁有著「The Best Player in Baseball」(當今最佳棒球選手)什麼的噁心稱號。還有還有,號稱能和Michael Jordan單挑的六呎十吋大個「The Big Unit」Randy Johnson,以超過155公里的速球與惡魔般的亂髮摘下了連續四年三振王,今年的賽揚獎當選人。然後,嗯,然後,還有一個不知道叫什麼的怪頭,與「其他的二十二個人」。

沒錯啦!能說到這就真的已經很強了。但是今年大家對水手隊的認識已經不僅止於「那支小葛瑞非與藍迪強森的球隊」了;在Griffey缺席了半個球季的情形下,水手隊「仍然」打進了他們成軍十九年來的第一次季後賽;且在少了Griffey的強光照耀之下,球迷們認識了Edgar Martinez、Tino Martinez、Jay Buhner、Mike Blowers這些「其他人」,就是這些其他球員的驚異表現使水手隊由「擁有Griffey的打線」轉變成為一支整齊且爆發力強的攻擊隊伍,一直維持西雅圖在季後賽的競逐隊伍之內;而當「最佳棒球選手」歸隊,又由堪薩斯皇家得到了前盜壘王Vince Coleman後,水手隊的航行速度便由高檔轉為衝刺,一路掀翻了德州遊騎兵與加州天使隊拿下西區冠軍,寫下了今年美國職棒最大的驚奇。

好,來為這些「其他人」點個名吧!Edgar Martinez除了93年因傷而打擊率滑落到二成三,從90年開始就是西雅圖的一支穩定的小砲,92年更入選明星隊、拿下當年美聯打擊王。而他今年專任DH後卻是脫胎換骨的很過分:從球季初便一直維持在三成六以上的高檔打率,最後以三成五四拿下第二座打擊王座,上壘率四成七七第一、長打率六成二八第二、保送數一一五個第二、壘打數三一九第三,而113分打點則排名第四。他也是今年球季第一位達到一百個打點、保送與得分的球員。Edgar Martinez的穩定性可以由如下得到佐證:他在今年球季中,最多沒有擊出安打的連續打數是八個,我靠……邊站!若不是今年Albert Belle與Mo Vaughn(波士頓紅襪隊第四棒)的表現太過搶眼,E.Martinez的表演絕對是MVP的大熱門。另一位馬丁尼玆先生Tino Martinez表現也相當亮眼:從92年到94年十餘支全壘打、六十幾分打點的穩定小砲,一下子在今年打出了三十一支全壘打、111分打點的成績;他的得點圈打率超過三成,而在滿壘時的打擊率更高達四成五。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Tino Martinez的一壘守備亦相當的優秀,這也是他在競爭美聯最佳九人時的最大憑藉。

右外野手Jay Buhner是水手隊史上第二位單季擊出四十支全壘打的球員(第一位是誰?不知道的話,嗚……),但是,一向他的怪頭比他的打擊實力更為人所知,水手隊甚至曾經推出一項促銷活動是說只要球迷剃成和Buhner一樣的髮型就能免費入場。今年他的新髮型是全部削光了……四十支全壘打與121分打點……好像真的有用。而且Buhner今年還創下了一個新紀錄:史上單季超過一百分打點的球員中,打點-安打比率最高的球員,只用了123支安打就弄出121分,比率高達零點九八,真是節省極了(事實上運動家隊的大砲Mark McGwire今年發瘋只用87支安打砍下90分打點,純屬特例,不可以常態視之)。三壘手Mike Blowers守備很爛,大聯盟六年只有全壘打31支與133分打點,但今年就槓下了23支全壘打、打點96分(奇怪,為什麼今年的三壘手特別流行發飆?印地安人的Jim Thome、落磯山隊的Castilla),他在八月打出的三支滿貫全壘打也平了大聯盟的單月記錄。

而當然不能遺漏的是由皇家隊轉來的老將Vince Coleman。在現役的那些有著「盜壘王」、「盜帥」等等什麼什麼稱號的速度派選手中,除了運動家隊的世界盜壘王Rickey Henderson外,Coleman就是那天下第二人。從85年登上大聯盟,Coleman就連續三年盜破一百壘,連續六年摘下盜壘王;囂張的程度頗有與Henderson各自雄霸一方、互別苗頭之感;尤其是Coleman的上壘率並不高,大概只有三成二三左右,由此便可以看出他的速度與技巧有多可怕了!Coleman在轉入大都會後因傷沈寂(三年「只」盜了九十九個壘),一直到了94年進皇家隊後才逐漸恢復正常。對於在球季初一直苦於少個稱職第一棒的水手隊來說,Coleman帶來了他們最需要的經驗與速度,真的不啻為天降神兵。在加入了Coleman後水手的打擊陣線才真正的趨於完備,戰績也如吹滿了帆般高速前進:加入Coleman前水手的成績是五十勝五十一敗,之後為二十九勝十五敗;西雅圖就憑著這股衝勁挫騎兵、斬天使,一路殺入季後賽。截至今年球季結束Vince Coleman總共盜了七百四十次壘,而且他現在也才三十四歲,仍然大有可為;這也是那些盜字頭的小輩們如Kenny Lofton、Otis Nixon還得好好學習的吧!(至於為什麼Coleman與Henderson比起來,沒名氣到幾乎可悲的程度呢?感覺上有兩個原因:第一、誰叫他是第二名,這世界第一名才能做老大。第二、Coleman待過的隊伍中,聖路易紅雀與堪薩斯皇家都只能算是小球隊小市場;而另一支紐約大都會隊,用文學一點的話來說,叫做「大牌球星的墳場」。至於Henderson呢,身為奧克蘭的頭號戰將、運動家王朝皇冠上最耀眼的寶石、百年來不世出的盜壘奇才,早就被各大媒體給捧上了天去;Vince Coleman,沒聽過耶,是打NBA的那個Coleman嗎?)

那麼那些「其他的」投手呢?老實說,水手隊的投手群真的就是Randy Johnson與……。其餘的先發Andy Benes、Chris Bosio、Tim Belcher中,Bosio與Belcher都曾經紅過,但如今剩下的只有經驗與智慧……而Andy Benes則是最近幾年悲情到出了名的大投手,以他的被安打數、三振數與保送數對局數的比率來看,Benes怎麼說都不應該是個每年輸個十三四場的投手,要不是一直窩在教士那個萬年爛隊裡,即使國聯有Maddux在,他大概也與賽揚獎數度擦肩而過了吧,事實上,Benes還是94年的三振王呢!今年Benes的表現比較失常,但從一支墊底隊轉到了一支三四年內都充滿了爭冠希望的強隊,嗯,前途一片大好。

Bobby Ayala今年並不能勝任救援投手的工作,但在球季中簽下Norm Charlton後,王牌中繼(setup man)與救援(reliever)都能各盡其職。Charlton是90年世界冠軍辛辛那堤紅人隊那群聲名狼藉的救援投手群Nasty Boys中的一員(另外是Dibble與Myers),在四十七又三分之二局中僅被擊出二十三支安打、五十八次三振拿下了十四次救援成功(他在七月中才披掛上陣),與Johnson一樣是左手的高速強球投手,防禦率1.51,漂亮。

沒錯,有了這些球員,水手隊真的是強、很強、強到家了。But that's not enough;在上面介紹的這些人中並沒有一個英雄,就是那種能夠振衰起蔽、在輸球時上自總教練下到吉祥物都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的那種英雄;沒有英雄,一支強隊就永遠只是一支強隊而已,沒有神秘、榮耀、更沒有傳說;就像少了黃平洋的味全龍,Scottie Pippen領軍的芝加哥公牛,以及沒有放櫻桃的奶油蛋糕。

在西雅圖,英雄的名字叫做Randy Johnson。

今晚,上帝化身成了蘭迪強森

故事要從水手與天使隊的最後一戰談起,大家先回去拿「棒球人02期」的美國職棒復習一下吧!

事實上對於這兩隊來說,水手隊有更迫切的理由要留下季後賽的門票。第一、西雅圖水手隊成軍十九年以來連個季後賽的邊都沒有摸過,而天使隊已經進過兩三次了;第二是我們在一開始就說過的,若增稅興建新球場的計劃在議會再被否決,水手隊便很有可能得遷到別州去。而國王郡議會(King County)表決此案的日期是在十月三十日,也就是說,若水手隊能夠在本球季打出出乎意料的好成績,激起由於罷工而更加消沈的西雅圖球迷熱情,那麼這股棒球熱潮便很有可能改變那些反對新球場議員的心意。跟電影「大聯盟」的劇情好像,不是嗎?

而隨著天使隊的「適時」崩潰、西雅圖國王巨蛋中場場超過五萬球迷的狂熱支持,水手隊十九年來的悲願似乎就要完成了:球季結束五場西雅圖領先加州勝差三、結束前兩場勝差二,但這個時候迪斯奈的天使們卻似乎又找回了他們曾經遺失的那支魔法杖,從八九月那支人人得以誅之踹之的墮落天使一轉變為一支打不死的百戰雄師。加賽一場,西雅圖球迷們唯一感到欣慰的大概是能夠到國王球場親自去加油嘶吼,而不用坐在電視機前面乾著急。這時,總教練Lou Piniella也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了,儘管只有休息三天,Randy Johnson上場了。

事實上自九月開始Johnson的狀況並不好;由於或許是使用過度而疼痛的左手肘,Johnson在不須上場時都必須持續的冰敷,九月中時還一度連續十天待在休息區內未上場。但是Randy Johnson這幾年的表現已經使所有的西雅圖球迷將籌碼都押在他身上了:今年的表現是十八勝二敗、2.48的防禦率,214.1局內只被擊出159支安打、294次三振,而且在Johnson的三十次先發中,水手隊打贏了二十七場。事實上,今年的賽揚獎就是這個傢伙了,什麼Mike Mussina、Jose Mesa、David Cone之所以會有票完全是因為記者投票時還得順便填第二、第三名來陪榜一下。原本Piniella的計劃是Johnson於第一輪對洋基隊的第一場及第五場先發,但現在是什麼都顧不得了,Randy Johnson VS Mark Langston,聯盟內最強的兩大左投手對決。

即使只有三天的休息,Randy Johnson對全美國球迷重新定義了什麼才叫做真正的王牌速球投手。以接近160KM的直球與兩種滑球,Johnson全場剋制了天使隊的打擊;即使到了第九局球速仍然達到97 mile(155KM)。在全場隨著好球瘋狂加油的球迷鼓舞下,完投九局三安打、三振十二、責失一分,且Johnson一向最不穩定的控球在這場比賽則精準地有如外科手術,一直到第八局才投出了第一次的「三壞球」。9:1,天使隊輸的毫不冤枉。事實上,就像是USA TODAY的專欄作家Paul Oberjuerge所說,即使是1927年的紐約洋基隊(包括了Babe Ruth、Lou Gehrig等棒球諸神)復生,或是Big Red Machine(1970年代的辛辛那堤紅人隊)重新組合,也沒有誰能打得敗那天的Randy Johnson吧。Marcel Lachemann(天使隊總教練)說得很傳神:「在我們將八月的領先搞砸之後,孩子們都十分急切且努力地想要挽回遺憾,而且我們幾乎做到了;但到了最後,我們遇上的卻是Randy Johnson,我只能無助地坐在那裡看著這一切發生。」

天使隊如果想要獲勝,或許是需要一些些神蹟。但那天,Randy Johnson就是國王巨蛋的神。

Refuse to lose

如果我們將紐約洋基隊與西雅圖水手隊的陣容一個位置一個位置來比較,其實水手隊的實力是比較強的。問題是洋基隊位於全球傳播媒體的中心,球員們早就被報紙及新聞給捧上了天;再加上洋基王朝數不盡的冠軍盃與錦旗閃耀地讓人睜不開眼睛,球迷們一面倒地認為水手隊會很快地下錨回家。而且看看洋基隊那些大球星:實力不知道是幾分,但名氣一百二十分的一壘手Don Mattingly(曾連續八場全壘打,在出賽1785場後終於進入季後賽,但廉頗老矣,明年我們很可能就看不到他了)與捕手Mike Stanley;實力高而平穩但也年紀不小的Wade Boggs;奧克蘭的大砲Ruben Sierra與去年表現不似常人的Paul O'Neill;明星游擊手Tony Fernandez;當然還別忘記兩座閃閃發亮的賽揚獎巨投David Cone與Jack McDowell,還有優秀的救援投手John Wetteland。最後,毒草莓Darryl Strawberry有名氣也有實力。哇喔,嚇死人,比起水手隊那群去年還爹不疼娘不愛的小球員來說,紐約上空的星星亮的會灼人。

結果如何呢?在水手如一般預料地於紐約被KO後;Johnson再度於休息三天的情況下披掛上陣,用了116球拿下了連續第二場的live-or-die(贏球,不然就結束了)先發勝。此時水手的大砲們也終於覺醒到他們不能只靠Johnson孤軍奮戰,流彈開始在國王球場內亂飛。Edgar Martinez在21打數內擊出12支安打、兩支全壘打與十分打點;Tino Martinez四成零九還有一支全壘打;Ken Griffey Jr.則終於擺脫了季賽時的低潮,五場比賽五支全壘打破聯盟記錄。以上數據僅供參考。

關鍵的第五戰,David Cone在投出了致命的滿壘保送後下場。4:4九局上半,四十八小時前才投完第三戰,水手隊最後的守護神Randy Johnson上場了,而洋基的第二座賽揚獎McDowell則開始熱身。比賽將在兩位聯盟最頂尖的先發投手上一決勝負。「這就是這場比賽原來所應該有的樣子,」洋基總教練Buck Showalter這麼說,「由兩位當今棒球的最佳投手-兩位真正的戰士-來決定這場比賽的勝負。」

Randy Johnson在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的狀況下上場,而他投球的威力卻完全不像是只休息一天的樣子。Wade Boggs被三振,Bernie Williams與Paul O'Neill則內野高飛球接殺。十局上半更過分,Ruben Sierra、Don Mattingly、Gerald Williams三人全部被三振。但Johnson終於在十一局上半被Randy Velarde擊出了打點安打;5:4,洋基隊領先。

McDowell在主投的一又三分之二局中被擊出兩支安打,三振兩人,好不容易邊投邊閃到十一局下半,只要再三個人次就贏了。但第一名打者二壘手Joey Cora一上場便以安全觸擊上一壘,Griffey再適時補上了一支安打,Cora衝上三壘。下一棒是上輪曾被三振的Edgar Martinez,被一個又低又偏的直球引誘而揮棒落空。這回McDowell嘗到甜頭又故技重施,但球並沒有如預期般地進到捕手手套裡,而是平平地向左外野飛去。

Griffey毫不考慮的從一壘直衝本壘,球只比他晚進了一步;當本壘審作出Safe的手勢後國王巨蛋的57411名觀眾馬上就陷入了瘋狂的狀態;Mariners win the series!在煙火中水手隊的球員一個個衝進場中壓在Griffey身上慶祝,洋基隊的球員們無法相信地坐在球員休息區內,無言地嘗著失敗的苦果,McDowell將頭埋在雙手中,19號的制服第一次看起來如此灰暗。慢慢地,一個接著一個,洋基球員離開了休息區;水手隊繼84年教士隊打敗小熊隊後,再一次於零比二的狀況下逆轉成功,在誰也沒有預料到的精采戰況中堂堂進入了美聯冠軍決賽。

「這真的是五場偉大的比賽,」Mattingly在安靜的洋基休息室內平靜的說,他才剛打完也許是職業生涯裡的最後一場球賽了,休息室內還隱隱約約聽得到外面的喧嘩慶祝聲。「就像外面才結束了一場戰爭一般。」

What a Game!

旅行的最後一個理由才是為了休憩

對於全美國的球迷而言,水手隊的灰姑娘之旅也應該就僅到此為止了。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是現今美國聯盟長打力最強大、先發投手群最優秀、攻擊速度最快、後援投手與候補打者皆最整齊的隊伍;甚至連主場Jacobs Field都是美聯最舒適最優美的幾個球場之一,而且與西雅圖的球迷比起來,克利夫蘭球迷或許狂野不足、噪音不夠(只要看過一場水手隊比賽的主場轉播,你就會了解到什麼才叫做真正的噪音。五萬多人像在聽什麼「保衛中華民國」演講般地那種失去理性般的喧嘩,而更糟的是在室內球場中,聲音一點都出不去。今年大聯盟的一個奇景就是「西雅圖的球迷們」,他們的吼叫威力已經使國王球場列名為「最不受對手歡迎的比賽場地」之一。「我根本什麼都聽不到,」洋基外野手Paul O'Neill這般說,「如果我是這些觀眾裡的一份子,在那搖旗吶喊的氣氛大概會是這世界上最棒的一種感覺;可是現在我只覺得胃痛。」),但對於勝利與世界冠軍的渴望可一點都不會輸給他們。印地安人連三勝毫不費力地宰掉紅襪隊,完全展現出了在季內賽贏下一百場的王者之風;而水手隊則是於打了五十三局、超過了二十小時的苦鬥、連贏了三場不允許失敗的比賽後才疲憊地打進美聯冠軍決賽。西雅圖球迷們有可能看世界大賽嗎?或者說得實際點,水手隊還有機會回國王球場打第六戰嗎?

有什麼活路呢?水手隊總教練Lou Piniella曾在90年帶領紅人隊表演了一次大聯盟史上最令人驚奇的世界大賽:當年運動家隊在天才教練Tony LaRussa領軍下如風暴般地席捲了美國聯盟,波士頓首當其衝四回合不支倒地;在Mark McGwire、Rickey Henderson、Dave Stewart、Dennis Eckersley這群惡魔黨跟前年輕的紅人顯得不堪一擊。 結果呢?辛辛那堤不但贏了世界冠軍,還是SWEEP(棒球英語教室:掃地者,在連戰中橫掃敵隊全勝也)四戰全勝……這種結果已經不是用常理可以臆度,而是融合了神話及棒球國度那最後一份神秘與奇麗的傳說了。況且從球季一開始,水手隊從頭到尾就沒有被誰看好過,卻依然如鮭魚般地不斷逆流而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勇戰;而且,即使Randy Johnson才剛在第五戰出來投了三局,即使Randy Johnson在八天內已經投了二十多局……

因為英雄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第一戰,登場的居然是二十二歲,只在大聯盟出場七次的新秀Bob Wolcott;或許是一半緊張一半生疏,Wolcott保送了Kenny Lofton,保送了Omar Vizquel,保送了Carlos Baerga;十三個球中只有一個好球,而站在本壘板上的卻是今年的雙冠王,人品不好但棒子更嚇人的巨砲Albert Belle……嗯,西雅圖的家長們開始考慮要不要把小孩子趕回房間睡覺,免得太小看到不該看的東西造成心靈一輩子無法彌補的創傷……

Lou走上投手丘,但這個曾以氣憤時會亂踢沙丘、和裁判大吵、甚至把壘包拔起來亂丟等敗行劣跡聞名聯盟的個性派教練卻只說了幾句話:大意是說他不會將Wolcott換下來,而且即使這場比賽是以十一比零輸了,他也會好好地享受這場比賽云云。然後拍拍肩膀,試著深呼吸,好,上場吧!

Belle三振,Eddie Murray界外球接殺,Jim Thome滾地球刺殺,而且這小夥子做的還不止如此:七局八安打二失分,水手隊三比二拿下了不可思議的一勝。在Wolcott上場前曾請Johnson給他一點建議,「就把球投出去,去正面挑戰那些傢伙,」相當Johnson流。Wolcott也將他的話發揮的淋漓盡致。

第二戰克利夫蘭由十月的投手之神Orel Hershiser領軍扳回一成;而在四天的充分休息後,Randy Johnson終於在第三場先發,一番惡鬥後比賽結束在Jay Buhner的十一局三分全壘打。水手隊不但將比賽帶回了西雅圖,整個克利夫蘭市更是開始緊張了:印地安人已經沒有輸球的本錢,Randy Johnson將於第六或第七戰在國王巨蛋與五萬多水手隊球迷一同登場,而這一向都是西雅圖贏球的傳說。

在總教練Mike Hargrove緊急調配投手順序後印地安人隊終於發揮了他們「密藏」的投手優勢,險險地連勝了兩場(第五戰時水手一直領先到五局,Hershiser六局便下場,七局上水手在一人出局一三壘有人的大好追平機會下,Ken Griffey、Jay Buhner卻被中繼老投手Paul Assenmacher三振)。西雅圖國王球場,Randy Johnson VS Dennis Martinez。

Dennis Martinez硬是將時間調快到午夜,灰姑娘的故事告一段落了。以精準的控球與配速,將近四十歲的老Martinez展現了投球的另一面奧祕,水手隊的強打者們完全捉摸不到擊球點;全場最佳的得分機會:兩人出局二三壘有人,在Edgar Martinez被老Martinez的變速球三振後便不復出現。而我們的Randy Johnson呢?

十六天來的疲勞終於一古腦的傾巢而出,即使Johnson當天的最快球速仍有155KM左右,但過度的疲累也已經使他不得不多用滑球作為決勝武器。苦撐到了八局上一比零,克利夫蘭連續兩支安打加盜壘,無人出局二三壘有人。也或許是累了吧,Johnson一記暴投,印地安球員全部衝回本壘,大勢已經底定了。Baerga的陽春全壘打是大投手的臨別歌聲;即使左手幾乎已經累的抬不起來與球迷回禮,在滿場的歡呼與掌聲中,Randy Johnson依然抬頭挺胸地走下了投手丘,像個漢子。

「我也是正常人,也會輸球。」Johnson後來說,「我真的是感到累了。在這兩個禮拜內我大概是棒球史上投球最多的投手了吧!但這並不是我的藉口。是我讓球隊輸球了,是我的錯,我不會去找任何藉口的。」

Randy Johnson!

西雅圖夜未眠

當Jay Buhner擊出了三壘滾地球,結束了水手隊的灰姑娘之旅後,國王球場突然變得一片死寂,除了從印地安人休息區傳出來的陣陣歡呼聲。在克利夫蘭球員一個個衝向投手丘慶祝時,突然,現場的五萬八千多名觀眾通通站了起來;他們腳蹬著地,掌聲與歡呼聲如雷般地從球場四面八方爆出久久不歇,就像是他們的隊伍已經贏得了冠軍一般。「各位女士與先生們,我們一同經歷了一段漫長而偉大的旅程;現在,讓我們聽一聽你們對95年西雅圖水手隊的感受如何。」掌聲環繞不散,在水手隊球員一個個出來答謝時球迷更是使勁地拍紅了手與歡呼著。在只差兩場勝利就能打進世界大賽的最後輸了球的確是一件相當難過的事,但這些球員的表現值得更多的掌聲。

「我不認為有哪一個球員應該在走出休息室時垂頭喪氣的,」救援投手Norm Charlton說,「對我來說,輸了這場球絕對不是一件羞恥或痛苦的事。包括了我自己在內,我們已經證明了我們是能贏球的,不論是遇到誰,或是碰到任何事。」

對於水手隊來說,明年球季開始前還有一大堆麻煩的事得解決:球場能建了,但虧損問題依舊存在;Johnson、Griffey、Buhner、Bosio的薪水就佔了全支出的三分之二,這勢必將使水手隊無法繼續簽下一些老將如Benes、Charlton與Coleman。Edgar Martinez已有權利行使自由球員;何況其他如Tino Martinez、Bobby Ayala這些要求調薪的壓力只會多不會少。但這些都還可以等,西雅圖水手隊已經證明了他們有打入季後賽的實力,已經不再是大聯盟陪榜的球隊了。在水手隊的神奇之旅後,無論是老板、球迷甚至是球員都開始用一種全新的角度來看待水手隊,西雅圖的棒球風潮仍在持續燃燒著。

「在西雅圖,從來沒有人用像現在這種角度來看待棒球,」Lou Piniella說,「要學會如何獲勝只有透過經驗,而今年,孩子們已經學到怎麼去贏球了。」

旅程才剛剛結束,而歷史則正要開始。

 


向大當家吐嘈

首頁
htmabc.gif (1094 bytes)
留言版

給二當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