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大洋vs大每
三原魔術的極致

chngyh -- 1998.10.15發表於「球魂」

60taiyo-1.JPG (36493 bytes)

獲勝後,三原脩監督接受頒獎

一流與超二流--強弱懸殊的對決

1960年,之前六個球季皆墊底的大洋隊,在新監督「魔術師」三原脩的帶領下,擊敗傳統名門巨人隊,獲得了中央聯盟冠軍,而他們將面對的,是擁有「飛彈打線」的太平洋聯盟冠軍大每隊。

當年大每隊的團體打擊率0.262和打點505是聯盟第一,全壘打100為聯盟第二,而擔任中心打者的榎本喜八(打擊率0.344,全壘打11,打點66)、田宮謙次郎(0.3171262)、山內和弘(0.31332103)、葛城隆雄(0.295543)四人,分別為打擊排行榜上的第一、二、三、六名,山內並且還是全壘打、打點雙冠王。

投手戰力也不讓打者專美於前,聯盟第一的團隊防禦率2.66,王牌投手小野正一(3311敗,防禦率1.98)是勝投、防禦率雙冠王,其他三位主力投手中西勝巳(1611敗,2.13)、若生智男(138敗,2.15)、三平晴樹(1210敗,2.81)也在投手排行榜的第三、四、十位。這時的大每可以說是支投打極為平衡且優秀的球隊。

反觀大洋隊,只有在中央聯盟第一的投手防禦率2.32可以與之抗衡,不過主力投手之一的鈴木隆(511敗,2.91)該年表現不佳,島田源太郎(1910敗,2.29)和權藤正利(125敗,1.42)都是忽然竄出,只有得到防禦率王的王牌投手秋山登(2110敗,1.75)比較有發揮出一貫的水準。打擊方面就更不用比了,雖然團隊打擊率0.230排聯盟第三,但最後四名的打擊率都集中在0.2300.229之間,第三名和第六名其實沒什麼差別,全壘打數60在聯盟敬陪末座,打點381也是和別人並列倒數第二,全隊稱得上有打擊力的只有在打擊排行榜上名列第二,以「天秤打法」聞名的近藤和彥(0.316755),以及第五名的桑田武(0.3011667),其餘的選手大多連一流球員的能力都不到,甚至被戲稱為超二流選手。

對照兩隊的陣容,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支球員能力參差不齊的球隊,將會被大每隊痛宰,然而,三原魔術的威力卻讓戰局完全改觀。

解剖「三原魔術」

在此先岔開話題,聊一下三原監督的帶兵哲學。

投手方面,他適當地利用先發和後援調整選手的狀況,例如體力較差又有傷在身的權藤就讓他以長局數的後援為主,其餘時間擔任先發;體力好、能力高的王牌投手秋山則是以先發為主,但儘量減少其完投數,並時常以後援出場以調整體力。雖然以現代投手專業分工的眼光來看,這樣的調度還是會對選手造成傷害,但是在那個主力投手就是要先發、中繼、後援四處跑,直到被操廢為止的年代,如此「體貼」球員的調度方法還是相當難得的。

野手方面,由於大洋隊的球員各有特色,但又沒有各項能力俱佳的,因此他先依球員的能力做陣容上的調整及補強。最有名的例子即是在季中挖來近鐵隊二軍守備型的游擊手鈴木武,而將注意力強的原游擊手麻生實男轉任為專門代打,讓他可以集中精神於一個打席的勝負。而最與眾不同,也可算是三原魔術最精妙的部分即是,他將球員分為「攻擊、守備、速度」三類。比賽時視場上狀況派出適當的球員,該攻擊就攻擊,該防守就防守,絕不錯過任何機會。這點可由當年大洋是全聯盟最會以一分之差險勝的隊伍看出(3417敗,其餘五隊皆勝率低於五成),而且其中以一比零險勝的比賽勝率甚至高達0.769103敗)。

這種帶兵方式,不正是目前極熱門的「全員野球」?在近四十年前便能有如此先進的想法已屬不易,甚至到了近代,三原的入門弟子仰木彬還使用了這套模式幫球員陣容也是極不平均的歐力士拿下冠軍,令人不禁對魔術三原更加佩服。

第一戰:速球投手的弱點是……

總冠軍賽前,三原監督即打定主意要讓王牌投手秋山做為專任王牌救援,故第一場派出鈴木先發,但賽前讓兩人一齊熱身,準備一有狀況便讓秋山上場。大每隊則派出速球型的主力投手中西。首局一出局鈴木即遇上了一、二壘有人的危機,三原監督如計劃中換上了秋山。

秋山先將離二壘過遠的柳田利夫牽制出局,化解了失分的可能。二局上,大每再次攻上一出局滿壘的狀況,不過此時秋山已抓住節奏,平安解決危機。雖然如此,球賽仍是一面倒向大每,縱使大洋有堅實的防守陣容做為靠山,但攻擊方面仍完全受制於中西的速球。

速球投手雖然容易壓制對手的安打,但卻有一大缺點?球一旦被抓到便容易變成長打。關鍵的八局下半,替補受傷的右外野手黑木基康而擔任先發的王牌代打金光秀憲抓住中西的第一球內角直球,將它送上右外野看台,大洋便因這支全壘打獲勝,秋山82/3局的「完封」救援為大洋拔得頭籌。

第二戰:勝利女神背叛大每!

第二戰,大洋派出該年811日曾投出完全比賽的島田,大每則是以表現不錯但抗壓力較差的若生先發,王牌投手小野如前一場大洋的秋山一般,隨時準備上場壓陣。如同預期,若生一開始便遇上了苦戰,二局起比賽變成了島田和小野的投手戰。

經過了沉悶的前半段比賽,後半段兩隊打擊逐漸發揮。六局上,田宮擊出安打後,榎本隨即補上一支全壘打,大每先馳得點。但該局下大洋馬上利用保送及中心打者近藤和彥、桑田的安打,加上金光一壘滾地球追平了比數。

七局下,大洋再靠著土井淳、近藤昭仁、鈴木武的三支安打和一支犧牲觸擊超前比數,兩隊戰成了32

決定性的一刻又發生在第八局。沒人出局的狀況下,大每隊褀本文次郎安打,大洋換上了主力後援權藤,保送了田宮後,榎本觸擊,形成一人出局二三壘有人。權藤故意保送山內後下場,由秋山再度登板面對下一棒的谷本稔。大每為了搶分大膽地使用強迫取分戰術,而個人認為此次冠軍戰最重要的一球便在此出現。谷本的觸擊球先往前彈了一下後竟然又向本壘迴轉,大洋隊捕手土井輕鬆接到球封殺本壘後傳一壘完成雙殺,大每的逆轉機會完全被消滅,大洋再拿一勝。

第三場:小兵剋「飛彈」?

兩場投手戰之後,第三場卻一轉成為打擊戰,大每的前兩任投手三平、若生都穩不住陣腳,大洋前五局便搶下了五分。

但大每也在此時展開反攻,柳田先自先發投手鈴木手中擊出兩分打點全壘打;六局下褀本、榎本、田宮再由秋山手中打出三支安打搶回一分;八局下則是在山內、田宮都獲得保送後,葛城面對權藤擊出追平的二壘安打。雖然大洋的三位王牌都受到飛彈轟炸而下場,可惜大每的攻勢也到此為止,八局結束,兩隊55平手。

九局上,大每派出中西想阻斷大洋的反攻,卻成了飲恨的關鍵。速球投手的缺點再次暴露,被一年級的小兵近藤昭仁擊出右外野方向的致勝陽春全壘打,最後在大洋另一位主力後援大石正彥的封鎖下,大每苦吞第三敗。

第四戰:大洋鯨「最初以及最後」的日本第一

決勝的第四戰,沒有後路的大每派上了王牌投手小野,大洋也祭出了幾位王牌中前一天唯一沒有出場的島田。前半場如同第二場上演著島田對小野的投手戰,不過五局上半大洋隊的進攻,在兩人出局二壘有人的狀況下,前一天的英雄近藤昭仁再一次補上適時安打,大洋隊取得重要的一分。

五局下,當島田面臨了兩人出局二壘有人,下一棒打者是山內的危機,秋山再度披掛上陣,兩壞球沒有好球的狀況下,秋山連續投了三個滑球硬拼,山內被三球三振,大好的反攻機會迅速被化解。其後的七局下,一出局二、三壘有人的場面,大每再次使用強迫取分戰術,但褀本竟觸成捕手方向的界外飛球,雖不像上次一樣被雙殺,但此後大每也再提不起任何攻勢了。終場大洋繼第一場後,再次以10獲勝,四連勝的成績得到了成軍以來第一個(事後發現這也是大洋鯨時代唯一的一個)日本第一。

「超二流小兵」近藤昭仁,亦因三、四戰的精采表現,獲選為總冠軍戰MVP,而他亦是日本職棒史上第一個獲此大獎的新人。

 以二流球隊對付一流陣容卻拿下四連勝,而且四場都以一分取勝,三原魔術創造了19561958年西鐵王朝之後的另一個傳說。雖然有人說大洋能得到冠軍是因為當年川崎球場(大洋隊主場)的奇怪風向特別對他們有利,之後這股風不曾再吹,大洋也真的沒拿過冠軍了,但將一個體質不佳的萬年爛隊帶上日本第一,甚至之後的19621964年還兩度差點奪得聯盟冠軍,除了「魔術三原」之外,大概沒有人能做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