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克楊棒球雜談

 

味全,We Tomb?

狄克楊 -- 1999.3.16發表於「球魂」

中華聯盟某些球隊因為選秀不彰、不善交換球員和重視短期成績之下,導致投手幾乎都是外國人的天下,這是個值得大家擔憂的現象。

等待了一個寒冬,台灣的職棒季終於到了,可是,在經過這麼久的期待之後,仍然在某些球隊的名單中看不到像樣的國產投手,令人期待的本國籍天王依舊寥寥可數,特別是中華聯盟的味全龍隊,唉!難道是?味全,We Can!味全,We Tomb?味全隊真的是國產投手的墳場嗎……

味全洋投,主導一切

話說台灣職棒依賴洋將由來宜久,第二聯盟成立之後更是變本加厲,尤其是在投手部份簡直是誇張到極點。以去年為例,兩聯盟十隊中,各隊國產投手佔全隊投手投球局數的比例都不到50%,最高是台中中纖金剛隊的45.37%(429.67/947),最低的是味全隊的1.62%(15/928.33),這真是令人難堪的數字,這樣的投手陣容還能叫做「中華」職棒嗎?

在其他各隊方面,第二名是和信鯨隊的42.88%(394.33/919.67),也是中華聯盟最高的隊伍,第三名是高屏生活雷公隊的36.80%(352.67/958.33),第四名是統一獅隊的34.66%(322/929),第五名是台北聲寶太陽隊的34.45%(332/963.67),第六名是三商虎隊的32.98%(304/921.67),第七名是嘉南年代勇士隊的31.05%(297.67/958.67),第八名是兄弟象隊的21.76%(201.67/927),第九名是興農牛隊的3.72%
(34.67/931),和味全隊相去不遠。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在兩聯盟全聯盟方面,台灣大聯盟以36.89%(1412/3827.67)大幅領先中華聯盟的22.89%(1271.67/5556.67),反而是比較崇洋的聯盟,比較愛用國產投手,這非常讓人好奇,原因是什麼?這或許是以下三個因素所形成的。

沒有選秀,不願交換

第一,中華聯盟沒有選秀制度。各隊補強選手幾乎都是自己找,於是就變成不是每一隊都能夠找到國產投手,特別是國內國產投手也不是很多之下,某些球隊情形特別嚴重,味全隊和興農隊就是如此。

雖然台灣大聯盟也沒有選秀,但是因為是一個母隊分成四個子隊來比賽,內部球員可以自行調整和分配,因此意外使得各隊的國產投手都有較多的機會上場,而且今年台灣大聯盟洋將使用限制提高,預計將會有更多的國產投手能登上檯面。

第二,中華聯盟的交換球員風氣不盛行。各球團仍不太能接受交換球員是個球隊管理和經營的方式,缺國產投手,大部份只想到去找業餘的國產投手,並不會想到利用自己的野手去換別隊的投手。當然現實上,目前各隊的國產投手也不多,就算是有些投手根本很少上場,球隊還是不太願意去交換,這也是很令人無奈的。

台灣大聯盟的交換風氣就比較盛行,甚至偶有幾件球季中交換的新聞出現,這都使得國產投手的空間增加了一些,不會因為在某一隊中生存不下去,就只能在板凳上消耗自己的青春。

立即效果,投手難成

第三,中華聯盟各隊老闆重視立即效果和投手需要長期培養。這兩個原因糾結在一起,中華聯盟六隊是個獨立的個體,對各隊老闆來說,冠軍才是一切,國產投手的未來他們不見得關心,他們要得是報紙上寫「○○隊奪得今年總冠軍」,他們關心的是結果,中間的過程不重要。因此各隊實務上的最高管理者──領隊,有時會承受上面相當地壓力,被迫採取短期獲得最大利益的政策。

而不幸地,投手的培養卻是最花費成本,短期內看不出成效,長期才會獲利。因為雖然野手成長也需要空間,但是野手可以先安排在八、九棒,慢慢讓他進步再調到前面棒次,然而投手影響一場比賽的勝負太大了,先發投手是誰幾乎決定了比賽百分之八十的勝負,在戰績「馬上」要好轉的壓力之下,於是當投手戰力不足時,那就是不斷地請洋投,不願耗費戰績給土投手成長,即使洋投不見得好,還是選擇繼續賭一賭,再請另外洋投,不願關愛國產投手。

同樣地,台灣大聯盟各隊也會有奪冠壓力,但是因為聯盟操縱一切,為了讓各個掛名的贊助商都高興,球隊陣容可以任意調整,讓大家都有冠軍可拿,不會造成某一隊超強,不管其他各隊死活的狀況。而老實說,這是個不太正確的做法,但是,反而意外替台灣職棒的投手留下了一絲希望,讓國產投手有發揮的空間,因禍得福。

當然,目前中華聯盟仍有幾位不錯的國產投手,但是這些投手都是業餘時代就成名了,因為業餘時代的名氣使得球隊願意給他機會,而那些略為小牌的投手,除非一進入職棒馬上能有好成績,不然大部份都只能在板凳上過日子。因此這一兩年來,少聽到中華聯盟有那個國產投手崛起,台灣大聯盟反而有個楊燦宗投出自己的一片天。

台灣職棒,台灣優先

坦白說,不知道這個現象還會持續多久,如果造成現狀的原因仍不改變,長期來看,中華聯盟有可能在投手部門全面慘敗,除非能夠緊縮洋將額度,不然未來很難在投手版上看到台灣人了。甚至,間接導致中等程度的業餘投手不願意進入中華聯盟,因為那裡根本沒有投手生存的空間,還不如去台灣大聯盟,爬起來的機會比較大。

寫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反駁說,外國投手也是人,只要他們有好成績,我們當然可以欣賞,為什麼要排斥他們,運動世界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分種族,大家以實力來定優劣,我們應該有寬大的心胸來包容他們。

目前,我的答覆是,想看外國人,為何不去看美國大聯盟?那裡才是真正平等的運動天堂。台灣職棒成立的主角是誰?如果是外國人,那為何不叫做美國大聯盟二軍,那不是更好。最重要的理由是,看到一群國產投手每次比賽時只能在休息室望著場內,那種有志難伸的眼神,非常令人難過。

最後,我們都很清楚,如果味全隊有選擇,當然他一定不想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但是現實的無奈使得味全隊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希望以後各球隊主能夠看清一件事實──冠軍是很重要,可是怎樣獲得冠軍更重要,棒球迷是很在乎過程的,如果是依靠外
國人獲得冠軍,那,我們寧願不要。

 


向大當家吐嘈

首頁

留言版

給二當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