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率迷思
台灣職棒第一個十年總檢討3

狄克楊 -- 1999.12.15發表於「球魂」
狄克楊棒球雜談

台灣職棒太注重打擊率,應該使用上壘率,或是輔助其他棒球統計,才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如同學校使用考試來鑑定學生的優劣一樣,棒球界也常使用一些統計方法來評估一位選手的優劣。今天想來談一談一個這十年來在台灣職棒界,一直被過度使用的棒球統計,那就是打擊率。

從打擊率計算的公式中可以得知,這個數據所要表示的是,當選手「打擊」時,打出安打的機率有多少。這裡特別強調打擊二字,那是因為球員不一定要揮擊,他可以站在打擊區上不揮棒!

也就是因為打者可以不揮棒,甚至可以這麼說,球員佔上打擊區的的目的是上壘,揮棒去打出安打只是上壘的其中一種方式。因此打擊率數字所顯示的意義只侷限在於,如果這名球員決定使用揮棒打擊的方式去上壘,他成功的機會有多少,就這麼狹隘和簡單。

但是,台灣職棒界長久以來卻一直把打擊率的擴大解釋,只用打擊率一項指標來決定一名球員的評價,或是一個球員和球隊攻擊的能力,這實在是太偏頗了。為何會如此,或許有以下幾個原因。

日本喜歡,我們跟進

第一個是受日本職棒的影響。日職數十年來偏重打率,可能是因為他們比較喜歡技巧、細膩的東西,球員用盡方法擊出安打上壘,是被鼓勵的、是被認可的,猛力揮擊來求長打,並不被欣賞。

而現實上,日本人的體型條件也不適合全力揮棒,所以關於長打的棒球統計,日本職棒比較不去注意。而且,這樣的民族文化也造成他們喜歡看團體性的棒球,個人的表現只是為了完成球隊的目的,棒球進攻應該因循一個模式,那就是安打、推進、再推進,然後得分,所以注重球員的打擊率。

崇拜日職的台灣棒球界,當然也就順理成章的吸收了這樣偏重打擊率的觀念,而其實台灣人的長打實力比日本人好多了,如果只使用打擊率來看選手,會有遺珠之憾。

大眾媒體,迎合大眾

第二是媒體的偏愛。媒體常會用打擊率來比較兩位球員,甚至是兩支球隊,例如AB兩隊要交戰前,A隊的打擊率比B隊高,那就在媒體上說A隊比較有攻擊力。

這很明顯的是以偏蓋全,全隊打擊率只顯示這支球隊的球員,站上打擊區時,如果揮棒,揮出安打的機率有多高,至於這隊球員會不會選球等保送、擊出的安打是長是短、在壘上盜壘的能耐、觸擊的實力等等都無法從打擊率這個棒球統計中看出,那怎能只用這一個數字來表示他們的進攻水平呢?

媒體經常這樣做,或許有一個無奈,那就是避免太複雜。很多記者應該知道打擊率的缺失,雖然目前棒球界很有多統計方式,可以顯示一個球員或是球隊的攻擊力,但不是公式太複雜,就是邏輯比較深,例如:總平均率,所以在考量要滿足所有棒球程度的閱聽大眾之下,不得已只好用這個比較易懂的棒球統計。

老闆只看,只好努力

第三個因素是很少人會注意到的,那就是資方的看法。很多球員的能力是讓老闆去評鑑的,因為薪水是經由他們決定,而大部份的球團管理人才都只懂得打擊率。

特別是大部份表現中等的選手,在目前自由球員制度並不完善,而且沒有球員經紀人推銷的情況之下,他們只能盡力在打擊率上求表現,以獲得加薪。坦白說,這樣是間接鼓勵球員為了生存,只能放棄在其他攻擊上的努力,而全專注於提昇打擊率,這樣對於球隊戰績的幫助反而不大。

這個影響所造成的傷害是比較隱性的,但卻是非常具有殺傷力,因為棒球的攻擊絕對不是只有打安打這個表演,還包括仔細選球、長打、短打、盜壘、打代跑、防守等等。如果因為老闆不懂,逼得員工都只得刻意迎合,只管打安打,那棒球攻擊面的樂趣就會被糟蹋了。

用上壘率,加上其他

那到底要如何改善以上的現象,有兩個方向可以試著做做看,首先是以上壘率取代打擊率。安打只是上壘的一種方法,四壞保送也可上壘,所以討論一個球員站上打擊區之後,能否至少踏上一壘,使用上壘率是個比較周詳的棒球統計。

而且上壘率的觀念、邏輯和計算公式都不算太複雜,應該可以讓一些入門的棒球迷所接受。這樣也可以鼓勵那些仔細選球,製造保送,讓投手失去投球信心的球員。

第二個方式就是借用其他統計方式來補助,再討論一個球員或球隊攻擊力時,不要只用一個打擊率數字來決定生死,而是使用很多樣數據。像是長打率、壘打數、全壘打數等等,可以彌補打擊率無法顯示球員是否為大砲行選手的遺憾。

接著,觸擊數、盜壘數、得分等等可以用來表示球員推進他人,或上壘後自己推進的能力。至於打點數、高飛犧牲打數則可以從中看出此球員製造分數的能耐。

這樣或許仍不能達到完美,因為畢竟使用的公式太多了,可是至少缺點絕對會比只看打擊率一項來得少。

要先上壘,所以複雜

基本上,我並非全面否定打擊率的意義,只是它並非萬能,它所能「說」的故事並不多,而是台灣棒球界太看得起它了。當然,如果要再繼續討論下去,就要去思考為何在棒球攻擊這一面,目前仍然沒有出現一個像投手防禦率一般、邏輯簡單又不難計算、只用一個數據就能評價一個選手價值的公式出現,這樣就不用使用好多組數字去描述一個球星或球隊了。

沒有這樣的東西發展出來,我的想法猜測或許是因為棒球的得分不是如同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網球等球類運動一樣,棒球的得分有分段步驟,棒球的得分需要先上壘。因為必須一路克服四個壘包的阻礙才能得分,在過程中使得棒球攻擊呈現非常的多樣化,非常不同於其他球類運動。

然而,棒球好看的地方就在於壘上有人後,攻守二方如何作戰,這就是棒球的精華所在。如果棒球只是很單純的擊出安打就算得分,那真的會無聊到極點,比籃球等更乏味。

最後,希望台灣棒球界,下個十年能夠不要再膨脹打擊率的意義,多多使用上壘率或是配合其他公式,特別是球團老闆,在調薪時應該多綜合其他數據,這樣才會逼使球員走錯方向,球迷也才有精彩好球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