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減隊救職棒?」

marines -- 1999.9.10發表於「球魂」
馬淋濕隨想

910日中午,兩聯盟首腦舉行會議,商討合作等事宜,這確實是台灣職棒界難得的正面消息。但令人不解的是,繼年初開口閉口「聯合選秀」之後,職棒界決策者現在改而將「合併、減隊」掛在嘴邊,並聲稱是專家學者所言,台灣職棒界之愚昧由此可知。

球魂網站於5月初至6月初,與蔡明理先生、「投手空間」等網站,以及各大BBS站棒球版合作,舉辦「恢復職棒榮景,最重要的一件事?」之球迷票選,票選榜首便是「兩聯盟合併(減隊)」。當然,如果台灣某些職棒決策者因而將此視為首要工作,正意味著球迷影響力的一大勝利,但若某些職棒決策者在漠視職業運動基本精神的情況下,輕率行事,那也意味著台灣職棒是「前途無亮」的。

支持減隊的人士,其立論大多是「提升水準」、「增加可看性」、「減少洋將使用」、「台灣市場不足以容納10球團」;至於「合併」有何好處?某些職棒決策者並沒有明說,但大概不脫「減低惡性競爭」之類的吧!

然而,以這樣的立論來支持「減隊」或「合併」是正確的嗎?而減隊或合併就足以解決台灣職棒界的亂象嗎?答案是完全相反的。

「提升水準」與「增加可看性」的荒謬

隊伍增加,水準必然降低;隊伍減少,水準自然上昇,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提升水準」與「增加可看性」是否有關,我卻抱持相反意見。

棒球其實是一種非常注重「相對水準」的運動,只要程度不要相差太多,多數球迷是不會也無法去比較「絕對水準」的。這與籃球就大不相同,NBA球星能在場上耍出的高難度動作,對東方球員而言是遙不可及的;但MLB球員能轟全壘打,台灣球員照樣能將球擊出全壘打牆;NPB球員球速大多140上下,台灣球員也不會相差太多。因此,台灣籃球迷能簡單比較台灣CBA NBA的水準差異,但台灣棒球迷不容易比較MLBNPB與台灣職棒的水準差異,即便台灣人大多承認美日職棒水準在台灣之上,但卻沒有多少人能確實了解美日職棒與台灣職棒水準的真實差異。因此,以「提升水準」與「增加可看性」為理由,來支持「減隊」政策,其實是沒有根據的。

或者這麼說,我們到底是希望能藉由「減隊」而將水準提升到何境界?如果要提升到MLB的境界,那台灣湊不出1隊;如果要提升至NPB的水準,那台灣可以勉強湊出1隊;但若要以大陸水準而言,台灣搞不好可以湊出20隊呢!在某些職棒決策者並沒有說出水準提升的客觀標準時,要增要減還不一定呢?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便是近年的MLBMLB近年來不斷擴增球隊,也因此不斷拉低平均水準,但是否有減少可看性?事實上,似乎還因為球員水準差距拉大,而使得某些高懸數十年的紀錄就此打破,更增添話題性。在高雄舉行的99年世界杯青棒賽決賽,吸引了遠超過職棒比賽的觀眾人數,也是類似的事例。

因此,我們應該了解,所謂的「可看性」,不完全在於「技術水準」本身,也包括「球團與媒體的包裝」、「球員拼戰精神」、「球員形象」、「球團、球員與球迷的互動」…等等層面。如果台灣職棒球團不認真經營這些層面,而僅希望「減隊」、「合併」就能「增加可看性」,那反而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所以,以「提升水準」與「增加可看性」為由要求減隊,是完全外行的看法。

「減少洋將使用」的荒謬

「洋將名額」是職棒組織自個兒制訂的規章,要多要少自行決定即可,牽拖到「減隊」與「合併」是否合理?

洋將的使用理由,不外是「提昇水準」與「本土球員不足」。但根據棒球的「相對水準」觀念,就算是完全取消洋將而使得水準降低,多數球迷還是不容易發現水準已經降低了,搞不好反而會因某些本土球員成績大幅進步,而更增添話題性呢!同樣根據棒球的「相對水準」觀念,甲組水準的本土球員不足,可以找乙組的!

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說,要解決「水準不足」與「本土球員不足」的問題,使用洋將是個解決方法,但在球員之發掘—聘用專業球探,與球員之培訓—專業教練的增聘、專業器材的購置上痛下苦心,同樣可以解決問題。若各球團不願使用後法,卻認為「『洋將的使用』可以解決『水準不足』與『本土球員不足』的問題;『合併』與『減隊』則可以減低『洋將的使用』」,這樣的邏輯未免可笑。要知道,球員之發掘與培訓,是刻不容緩的工作,現今可以忽視,未來同樣可以忽視;現在要求減隊以減少洋將的使用,未來還是只會要求減隊以減少洋將的使用,那台灣要減到幾隊?

台灣市場可以容納幾隊?

中華職棒聯盟會長黃先生表示,根據專家學者的討論,認為「台灣適合容納6支球團」。請問,這個「6」是如何分析出來的?是根據「全國總人口數」、「國民生產毛額」、「球迷人數」、「球迷平均消費能力」、「物價水準」、「球員薪資水準」、「轉播收視率」、「球團盈虧」、「球團對虧損的容忍度」…,還是幾個人關在小房間內喝茶聊天就決定出來的?

甚至我們可以說,「全國總人口數」、「國民生產毛額」、「球迷人數」、「球迷平均消費能力」、「物價水準」、「球員薪資水準」、「轉播收視率」、「球團盈虧」、「球團容忍度」等各項數據,雖然似乎都與「國內職棒球團的合理隊數」有直接或間接關係,但各個數據的影響有怎樣的差異,都不是容易釐清的。舉個實例,美國人口26656萬,擁有30支職棒球團,且在持續增加中;日本人口12576萬,擁有12支職棒球團;南韓人口4555萬,擁有8支職棒球團。簡單便可以看出,要由數據去分析「職棒球團的合理隊數」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最簡單且最可行的方法,就是交由自由市場機制去決定。

以日職而言,經過數十年的演變,許多企業投入,也有許多企業退出,至今則維持12支球團,但根據普遍的說法,真正保證賺錢的也只有讀賣巨人隊而已,那日本是否只有1支球團的市場?當然不是,賺錢的球團也許因前景不佳、也許因母企業財務困難,不想玩時又有誰能管得住;虧錢的球團也許因為興趣、也許因為前景、也許因為廣告效益,興致勃勃地參與也沒人有立場能夠阻止,這也就是所謂的「球團容忍度」。

身為日職草創期的創始球團,並擁有顯赫戰績的阪急與南海於1988年季中宣告「不玩」了;而直到日職兩聯盟時代才創立的近鐵,創立前18年墊底13次,但仍很高興地經營到了今日;大洋前任老闆中部謙吉,儘管球團與母企業—大洋漁業鉅額虧損,仍因個人興趣不願放棄經營職棒球團;廣島球團成立之後,更不斷遭遇被迫解散或轉賣的危機,但仍艱苦延續下來。近鐵、大洋與廣島在經營上也許都不算十分成功,甚至在各項統計數據上都是「必須裁減」的球團,但在「球團容忍度」上,他們可是箇中翹楚,也因此成為現今日職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所以,某些職棒決策者聲稱「減隊救職棒」而要求企業退出經營,不但是蠻橫妄行,更是昧於時勢,僅會增加紛爭、引起對立,並不能解決爭議。讓球團存續由自由市場決定,才是正常、正確且合理的方式。在此也呼籲聲稱「台灣市場僅適合6支球團」的人士,提出讓人信服的數據或根據吧!不要再讓你們的愚昧,殘害台灣的棒球環境!

而以各職業運動組織來說,無不希望有更多的企業,更多的資源投入該職業運動,所以在設下合理的門檻規章後,極力歡迎企業的投入。畢竟,擁有更多的資源、更多的參與者,對社會、文化之影響將會更深更廣。MLB如此,KBO亦是如此。

但台灣某些職棒決策者目前的觀念,卻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中華職棒聯盟過去因為沒有合理的門檻制度,而造成某些不滿的人士另行成立台灣大聯盟與之對抗;現今某些職棒決策者又高呼「減隊」,希望能強制某些球團退出經營,難道不知這與「職棒推廣」是背道而馳?

合併能解決啥問題?

某些職棒決策者聲稱「兩聯盟合併解決紛爭」,但事實上,「兩聯盟合併」並非解決紛爭的唯一方式,甚至不是最好的方式。

台灣職棒現今的一大亂象,是兩聯盟的惡鬥,但只要兩聯盟有正確的職棒經營觀念,有共存共榮的體認,這項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因此,兩聯盟有合作共識是化解兩聯盟惡鬥的最大關鍵。

合併雖亦能解決這項問題,但卻有相伴而來的其他問題,包括誰併誰、如何併,甚至是否成立新聯盟…等等。因此,與其以較具爭議、較不易善了的方式力圖解決兩聯盟惡鬥,何不選擇其他更為簡單、更為可行的方式?

兩聯盟合作而不合併,有另一項優點。單一聯盟因為壟斷市場,反而容易有不思長進、劃地自限的保守觀念;而兩聯盟則可藉由公平競爭,互相刺激成長,亦等於互相競爭開發市場,那麼台灣職棒環境之整體品質與影響力,便可輕易提升與擴展。

甚至,兩聯盟可以保有各自的特色,去經營、滿足不同屬性的球迷。美國職棒與日本職棒並存「禁用DH」與「可用DH」的兩種制度,因此可以呈現兩種不同的球風、吸引不同的球迷,甚至成為棒球討論與研究的一大話題。

當然,如果兩聯盟僅合作而不合併,仍應在其上設置更高層之仲裁機構,以制訂兩聯盟之間的規範,與解決兩聯盟之間的紛爭。

後記

事實上,個人非常認同兩聯盟藉此會議共同溝通並交換意見,但不希望會談的內容著重在「減隊」與「合併」這兩個話題之上,甚至某些球團似乎將「減隊」視為籌碼,動輒要求對方球隊或聯盟減隊,除了增加對立與紛爭之外,也使得「減隊」似乎僅淪為剷除異己的工具。

此外,個人也不大認為能藉此會議的溝通而順利化解許多紛爭,甚至讓台灣棒球的未來露出曙光,原因便在於主事者的職棒智商,以及台灣職棒圈中欠缺鑽研職業運動組織制度、規章與經營的專業人士。就如同中華職棒聯盟會長黃先生所說,「6支較合適,但8支球團比較好排賽程」。試問,日本職棒與南韓職棒都曾經在單一聯盟中有9支或7支之奇數球隊數,那麼6支這種偶數球隊數還會是問題嗎?那麼,選擇讓職棒智商趨近於0的人士來領導,台灣職棒的亂象會有化解的一天嗎?而始終不重視規章、制度的台灣職棒圈,當然也沒有能力迎向未來的任何問題,就連飽受賭博困擾的中華職棒聯盟,至今仍然沒有規範球員與黑道之相關規章便可略知一二。

哀!慟!

PS.為了這個「突發事件」,日本亞錦賽國家隊球員簡介因此無法如期完成…,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