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裁薪球員何辜

lootech -- 1999.1.5發表於「球魂」

近來國內兩大職業運動,棒球、籃球的各各球團,無論戰績好壞,莫不做出集體降薪的舉動。理由當然是全球經濟不景氣,母企業營收減少,職棒更因放水事件及球界環境混沌,以至球迷尚未回到球場,而使球團本身收益呈現負成長。許多林林總總的理由匯聚之後,連集體減薪都成了領隊會議的默契。在我看來,這可說是世界職業運動又項奇蹟的決議之一,以下我做個假設性的問題:

當球員今年因表現優異理當加薪,球團告訴你:SORRY!球團沒賺錢,共體時艱吧!

隔年,球員成績大幅滑落,不符教練需要成為戰力外選手,但球團轉虧為盈,試問球團是要解約或是留下球員以補償其去年的損失?

當然這是二分法,留與不留都會造成許多的問題,在此先不做討論。以個人觀點而言,台灣的球團真可說是不懂得如何去經營「職業球隊」。經營職業球隊,尤其是棒球,萬萬不可存有靠球隊賺大錢的心態,甚至能打平就該放鞭炮慶祝了。看看美日韓數十隻球團,真正養的起自己無須背後企業資助的,可說是屈指可數。反觀台灣企業,完全忽視了這點,將球隊視之為營利單位,無怪乎每每討論的不是設立二軍或與地方合作興建標準的主場地,就因為那會「花錢」;反而往外發展尋覓洋將,欲於短時間內將投資的金錢有所回收,為何?因為有個好笑的權利金分配法,打的好,分的多。所以啦!找洋人拉戰績可比在兩千多萬人中開發球迷要快的多。

至於球團想節流,何不從真正成績下滑的球員動手呢? 我個人覺得奇怪。

不好意思,隨便舉個球員,獅迷別生氣,陳政賢,我個人就覺得其身價與貢獻可說不成正比。這樣的球員,薪水砍多點,以彌補其他球員,這不是很合理嗎?

至於龍牛兩隊也集體降薪,心中只能說,職棒別玩了,收山好了。

一隻是冠軍隊,另一是鹹魚翻身的牛寶寶,我還真想不出什麼理由要他倆集體降薪。集體降薪給球員的衝擊更大,換作是各位,心中難不會有:「今年打擊率三成砍我薪水,那...明年呢?」心中一有疙瘩,球員還會拚命演出嗎?難啊!

文末,僅冀望球迷們看的、支持的,不單僅止於戰績,球團更要體認職業球隊代表的不只是鈔票,而是一種社會形象。我想只有這一天的到來,棒球才會在台灣真正的活耀起來...

 


向大當家吐嘈

首頁

留言版

給二當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