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
Draft

marines --1999.11.17發表於「球魂」
選秀特集

日職在爭取業餘球員上,原本亦採取自由競爭方式,但隨著球團競爭越發激烈,不但業餘新人的簽約金以等比級數方式暴增,各種爭議也不斷發生。

1951年,「四國怪童」中西太的簽約金為60萬日幣,為當時上班族的平均月薪6015日幣之99.75倍;1957年,「東六黃金新人」長島茂雄的簽約金上漲到1800萬日幣,為上班族月薪9156日幣之1966倍;1961年,「怪童」尾崎行雄的簽約金則高達5000萬日幣,為上班族平均月薪19081日幣之2620倍。亦即高中尚未畢業的尾崎剛加入職棒的第一筆收入,普通上班族固定領平均月薪,則必須工作218年才能相等。

1964年底,西鐵全力爭取池永正明作為稻尾和久的接班人,簽約金3000萬日幣之外,包含球探差旅費、活動費、…等等檯面上與檯面下的其他花費,總計約為6000萬日幣。而1963年西鐵的全年收入不過為27000萬(支出35000萬,虧損8000萬)!且1963年,西鐵與巨人進行7場總冠軍戰,創下當時最高收益194259052日幣的總冠軍戰票房紀錄,敗戰的西鐵則約分得6000萬。等於西鐵全隊數十球員奮戰至最高殿堂所帶來的收益,最後只為了一個高中小毛頭便花個精光。

此外,業餘好手在多支球團爭取下,也時常發生「雙約」問題。以1955年底為例,米田哲也、勝浦將元、山本八郎、佃隆幸等4位高中好手,便全數發生「雙約」問題。

因此,西鐵球團代表西亦次郎便提出選秀的概念,加上MLB亦展開選秀的籌畫,因此西亦次郎與同一陣線的阪急球團代表岡野佑,便積極展開遊說工作。最後在說服反對立場最強烈的巨人與阪神之後,日職選秀因此正式於1965年底上演。之後歷經多次制度與規章的修訂,終於成為今日的面貌。

選秀在日職歷史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業餘好手不但以球技改變了日本職棒的風貌,甚至也在場外上演了不少引人側目的戲碼,包括田淵幸一、星野仙一、荒川堯、江川卓、KK等人,選秀並因而改變了他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