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龍球團史
|
1999年,中日稱霸中央聯盟 |
marines -- 1999.10.4發表於「球魂」
中日稱霸央聯特集
1999年9月30日,星野仙一監督帶領中日隊稱霸中央聯盟,不但成為隊史上首位二度奪魁的監督,也繼1988年之後,相隔11年再次達成擊敗巨人隊的心願。
|
1936年球隊成員,後排右為Haris,後排左為North |
創立
隊名演進史 |
年代 |
全名 |
簡稱 |
1936 |
名古屋 |
名古屋 |
1944 |
產業 |
產業 |
1946 |
中部日本 |
中部日本 |
1947 |
中日龍 |
中日 |
1951 |
名古屋龍 |
名古屋 |
1954 |
中日龍 |
中日 |
在「讀賣新聞社」社長正力松太郎主導的日職草創時期,正力以「東京、名古屋、大阪地區各2隊,九州地區1隊,共計7隊」為職棒聯盟組織架構,因此力邀曾在美國生活,且欣賞過大聯盟比賽的「新愛知新聞」主幹人物—田中齊參與。
不過,田中齊的構想為「在名古屋、東京、新瀉、北海道等地各成立1支球團,以成立與正力對抗的另一聯盟--『大日本棒球聯盟』」,因此在1936年1月15日成立「大日本棒球聯盟名古屋協會」,通稱「名古屋軍」,為僅次於「東京巨人」、「大阪老虎」之後的第3支日職球團。田中齊並認為「職棒是屬於球迷的,因此不應由單一企業所獨佔」,所以新愛知新聞雖為球團的最大股東,但仍招聘球迷代表擔任會長、當地財界代表擔任專務董事。
名古屋軍的教練、球員結構也非常特殊。總監督由早稻田大學時代曾遠征美國而學習到新技術、新觀念的河野安通志擔任,監督則由知名裁判池田豐擔任,主力球員則為由美國挖來Herbert North、Harris
Mcgalliard(登錄為Haris)之投捕搭檔,以及投手松浦一義、游擊手高橋吉雄等日裔美國人擔任。此外,球團設立「選手養成制度」,在國內招募新人大力培養,之後因而誕生球團史上首位球星--西澤道夫,西澤也為中日立下許多汗馬功勞,而成為中日球團背號退休的唯二球員之一(另一位為服部受弘)。
之後田中齊前往位於東京但與新愛知新聞有關的「國民新聞」,並於中日創隊後1個月的1936年2月15日,為國民新聞創立「大日本棒球聯盟東京協會」,通稱「大東京」,為第6支日職球團(為松竹隊前身,最後被大洋隊吸收)。不過,田中齊的構想未能如願,因而加入由正力松太郎主導的「日本職業棒球聯盟」。
|
杉下茂(左)與天知俊一(右)共同打下中日隊史首座冠軍杯 |
發展
1944年,由於戰爭的持續進行,而在日本政府的要求下,「新愛知新聞」與「名古屋新聞」合併為「中部日本新聞」(不久後,「南海鐵道」亦與「關西急行鐵道」合併為「近畿日本鐵道」,詳情請見「大榮球團史」),球隊並改稱為「產業」。球隊改名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政府要求選手在比賽輪休的日子或球季結束的期間,皆須投入軍需品的生產,但僅阪神、阪急、近畿日本、朝日4隊的母企業是製造業而有自個兒的工廠,因此巨人球員需前往「東芝府中」的汽車工廠協助生產,而產業隊球員亦需前往「理研工業」勞動,加上球團經營權於當時改隸屬於理研工業之下,所以配合改名。
1946年,戰爭結束,各球團經過整頓後再次重新出發,中部日本新聞重新取得經營權後,隊名「產業」也因此改為「中部日本」;1947年,母企業中部日本新聞改稱「中日新聞」,球團亦改稱「中日」,且為呼應社長橫山虎之助的生肖,因此冠上暱稱「龍Dragons」,從此展開「中日龍」的輝煌歷史。
1951年,中日將球團經營權委託給「名古屋鐵道」,隊名因此再度改稱「名古屋龍」,直到1954年,中日新聞社再度取回經營權,才又改回「中日龍」,至此球隊不再有所更動。
而也就在1954年,單一聯盟時代不曾奪冠的老牌球團—中日,靠著天知俊一監督的指揮以及杉下茂的指叉魔球,終於首度於聯盟稱王,並在總冠軍戰擊退西鐵,而稱霸全日本。但1974年的與那嶺要監督、1982年的近藤貞雄監督、1988年的星野仙一監督,三度殺進總冠軍戰皆不幸落敗。
|
|
中日隊徽 |
中日球迷 |
特性
中日球團以名古屋為中心,將東海地區作為球團根據地,因此不但極少遭遇過競爭對手(與關東、關西球團林立大不相同),且擁有東海地區的愛知縣680萬人口(包含名古屋市)、靜岡縣374萬人口、崎阜縣210萬人口、三重縣184萬,以及鄰近的滋賀縣129萬、長野縣219萬、福井縣82萬…等等之廣大腹地,因此擁有絕佳的先天條件,完全避免了捲入關東與關西激烈的經營競爭,因而得以順利經營與成長。
加上該地棒球風氣鼎盛,甲子園史上最強校—中京大中京高(原名「中京高」)、工藤公康與鈴木一朗的母校--愛工大名電高(原名「名古屋電氣高」)、東邦高…等等高中棒球名門林立,也使得棒球人才輩出;而且該地鄉土意識濃厚,因此,在關東(巨人、養樂多、火腿、西武、橫濱、羅德)與關西球團(阪神、近鐵、歐力士)之外,中日、大榮、廣島都代表著另外一股強悍的地方勢力,而有著獨特的自我球風。
甚至可以這麼說,在央聯中以巨人為主要假想敵者,除阪神外便屬中日隊,包括杉下茂與川上哲治的長期對決,以及星野仙一因選秀而展開對巨人的復仇(請見「1968年選秀會」),一直都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尤其在阪神沒落之後,具有「反巨人思想」的球員與球迷,都將較有可能打倒巨人的中日,視為效忠的頭號對象。當然,這種情形在星野仙一執掌中日兵符時,更為明顯。
在攻守隊型上,除了威名顯赫的強力先發杉下茂、權藤博、星野仙一之外,日職首位提倡投手分工的中日前任監督近藤貞雄,更為中日奠定了救援投手實力超群的傳統,鈴木孝政、牛島和彥、郭源治、與田剛、宣銅烈等人都不斷接續著中日救援投手的優良歷史;而在攻擊上,中日更有著強攻猛打的傳統,西澤道夫、高木守道、中利夫、江藤慎一、谷澤健一、木俁達彥、大島康德、田尾安志、中尾孝義、宇野勝、落合博滿、陳大豐、山崎武司…等等,都是中日隊史上令球迷激賞的強打者。
|
名古屋巨蛋 |
名古屋巨蛋
隨著日職巨蛋時代的來臨,中日邀集當地財界共同集資540億日幣,於1994年8月開始動工興建觀眾人數可達4萬500名觀眾的名古屋巨蛋,並於1997年2月完工。
不過,由於巨蛋球場外野廣闊,使得向來以全壘打砲火而著稱的火線無法發揮,而向來不怎麼出色的外野守備則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嚐到苦頭的中日隊在星野仙一監督主導下,於97年季後展開重整。首先與阪神進行大規模交易,放出大砲陳大豐、替補捕手矢野輝弘,而得到快腿捕手兼外野手關川浩一以及內野守備能手久慈照嘉。陳大豐的出走,象徵著中日隊「重砲」傳統的沒落;關川浩一的加盟,則象徵「速度棒球」時代的來臨;同樣地,山崎武司由外野轉攻陳大豐所留下的一壘空缺,也正意味著中日犧牲長打以提升外野守備所做的轉型努力。
在此,也特別恭喜中日隊,即將與大榮隊展開日職史上首次「巨蛋對決」。除非真的發生意外,否則如98年總冠軍戰不斷發生的「因雨延賽」將不會再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