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語言在台灣

marines -- 1999.12.29發表於「球魂」
馬淋濕隨想

雖然棒球在台灣,也擁有幾近百年的歷史,但由於棒球在台灣尚未形成深入民心的文化,因此除了棒球技術、觀念、制度等層面之外,台灣在棒球術語、棒球形容詞等之「棒球語言」部分,亦稱不上完備。雖然因此而師法美日等棒球先進國是合理且必然地,但若不能把持部分原則,恐怕反而會有負面影響。

而事實上,翻譯自MLB的棒球詞彙幾乎沒有大問題,但國內媒體目前習慣直接引用日本術語,問題便大多了。

台灣早期棒球術語

棒球發源於美國,因此日本的棒球技術、棒球規則、棒球制度等層面,也都是追隨著美國而發展,台灣則在特殊的歷史淵源與文化背景之下,再追隨著日本而發展。但某些棒球的基本元素與術語,就在英文譯為日文、日文再譯為中文的過程中,反而失去了原有的風貌,也間接阻礙了台灣棒球的發展與棒球文化的建立。

而由「打點」、「防禦率」等最基本的棒球術語觀之,便可知台灣棒球界在早期完全師承日本,規則亦是直譯自日本的事實。

日本人在考試、比賽時,得到的都是「點數」,所以稱為「得點」是可以理解的,而「RBIRuns Batted In)」當然也就稱為「打點」;而中國人在考試、比賽時,都是得到「分數」,所以稱為「得分」也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按照正統的中文,RBI應該譯為「打分」較為正確,但台灣棒球界非常有趣地在將日本規則的「得點」正確譯為「得分」後,卻沿用日本人一定懂,但台灣人可能多數都搞不大懂的「打點」!

同樣地,「ERAEarned Run Average)」在日本譯為「防禦率」,台灣沿用「防禦率」多年之後,終於也產生「自責分率」、「責失分率」、「場自責」等等名詞。基本上,個人認為「自責分率」、「責失分率」與「場自責」等由英文原意推敲翻譯而得的術語,絕對比沿用日本漢字術語的「防禦率」,更能讓台灣大眾輕易意會明瞭。

而另一個近期被廣泛使用,但卻有些問題的便是「得點圈打率」,事實上,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得分圈打擊率」,因為台灣並不使用「得點」與「打率」這樣的詞彙。

直接引用日本術語的缺點

日本棒球由於發展年代久遠,加上早已形成日本社會的主流文化,因此棒球詞彙不虞匱乏,加上使用漢字的比例極大,因此對台灣棒球界與媒體而言,直接沿用日本棒球術語,是非常方便地;而且,日文漢字在台灣人使用中文解讀之後,常會有非常特殊的感受,如「球道一心」、「雜草魂」、「飛天御劍流龍槌閃」,亦即使用日本術語常能產生新鮮感;甚至,說一些旁人聽不懂的東東,也會讓人有種「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權威感!所以,台灣棒球界、媒體,直接沿用日本棒球術語的頻率越來越高。

然而,日文終究不是中文,即便使用漢字,其意義也不見得與中文相同或相近,因此,在一知半解下沿用日本術語,是非常危險的。除了台灣棒球迷已經熟知的「防禦率」、「打點」之外,日本棒球界還有太多太多聽來很「炫」,但始終讓一般球迷搞不大懂的棒球詞彙。簡單舉例,「奪三振」!

在日本,投手對打者投出三振,慣常使用「奪取」這樣的動詞(因為日文的「三振」純粹是名詞,所以需要有形容該動作的動詞),因此類似「奪三振」、「三振奪取數」、「三振奪取率」這樣的術語,其產生是必然的。然而,有那個正常的台灣人,會認為投手的三振,是需要由打者手中「奪取」的?畢竟「三振」一詞在中文中,本身便有名詞與動詞兩種詞性(所以中文會有「三振他」的句子),所以台灣人不需要、也不可能會想用「奪取」來做為三振的動詞。

事實上,日本棒球術語在描述投手對打者投出三振的次數時,除了使用「奪三振」、「奪三振數」之外,其實也可以使用「三振」、「三振數」,因此台灣球迷、記者與媒體可以簡單使用「三振」,而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與中文意境並不相符,且容易造成溝通困擾的「奪三振」。

與「奪三振」類似的,還有「被安打」、「被全壘打」等術語。日本同樣是為了表達動詞意境而加註「被」字樣,但日本同樣可以用「安打」、「全壘打」來表示投手被打者擊出的安打、全壘打總數,畢竟很少會有球迷將投手之投球成績中的「打席」、「安打」、「全壘打」、「三振」、「四壞」…等等記錄,視為投手上場打擊時的成績吧!(

如果台灣有球迷或媒體記者認為使用「被安打」、「被全壘打」,以便劃分投球成績與打擊成績是件值得推崇的事,那麼似乎也應該將投手投球成績中的「四壞球」、「觸身球」也加註動詞意境,日文可以用加註「給予」意境而成為「與四球」、「與死球」、「與四死球」,那麼台灣呢?

此外,日本還有許多很「炫」但卻常讓台灣人會錯意的術語,例如,「當初」、「完了」、「補回」、「無點勝」,哪一個不是令人覺得非常有「學問」?但簡單以「當初」來討論,有多少球迷、記者與媒體了解其實那是「先發但未完投」的次數?真正的「投手先發」次數,必須要將「當初」與「完投」兩記錄加總。

直接引用日本棒球形容詞的缺點

同樣由於台灣棒球文化由於尚未建立,因此除了棒球術語之外,在棒球的討論與寫作中,台灣的棒球形容詞也常常令人有「詞窮」的感覺。這時候,大量使用漢字的日本棒球術語或形容詞,常常又成為台灣媒體「師法」的對象。但同樣地,個人認為不應因為便利性、新鮮感與華而不實的權威感,而隨意「抄襲」日本棒球詞彙。此部分以「史拉加」、「一發病」為代表。

顯而易見地,「史拉加」是由英文「Slugger(長打者)」而來,並由英文發音頗為彆角的日本人翻成外來語後,再由某些台灣人由日本外來語再音譯為中文。

然而,日語原本便有音譯外國語文成為外來語的文化背景,其外來語的數量甚至多到可以出「外來語」辭典;然而這樣的語言造字方式,卻不是中文的常態,除了「迪斯可」、「愛滋病(愛死病)」、「威而剛」等少數詞彙之外,中文其實沒有太多類似的詞彙,而且其流行主要仍是因為其音譯結果也大多貼近中文意境,而得到廣泛的認同與使用。

所以,媒體、棒球界使用類似日文「忽略其義、只重其音」的造詞方式,反而不容易將棒球推廣到社會個個階層。

而「一發病」則是由於日本對全壘打也以「彈」的概念來形容,因此其數量也可以以「發」來計數,所以「一發病」便是形容投手有被「全壘打一棒KO」的毛病。不過,雖然「一發病」在日本是被社會大眾了解的棒球形容詞,但在台灣卻仍不是被廣泛熟知的名詞,因此任意使用是否會讓許多民眾誤會為與孟波的「一發」有關,是值得棒球創作者深思的問題。

而且日文中有許多「日式英文」,是日本人自行創造的英文,不論其文法、流通性都會讓美國人吐血,譬如,無安打比賽在日本為「No-Hit(無安打)」,正確英文其實是「No Hitter」。這也是沿用日本術語與形容詞時,應該注意的地方。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未來不會聽到「克林阿普(cleanup強打者)」、「波苦(Balk投手犯規)」、「黑星」、「白星」、「儲金」、「借金」、「故障」、「豪腕」、「剛腕」、「怪腕」、「快腕」…等等令人吐血的日式中文棒球語言,那麼各位球迷與棒球創作者應該多多分擔責任。

棒球語言之使用、創造原則

球魂網站的設立之後,由於棒球相關資訊大幅增加,使得網站之創作者在棒球詞彙的使用遭遇極大的困擾。

而個人認為棒球語言的使用、創造原則應該為:

約定成俗

語言原本便只是溝通的工具而已,只要約定成俗、方便溝通,便可以成立。因此,台灣球迷已經習用的棒球詞彙,也不需刻意捨棄。如「KO」!

符合中文

在面臨沒有類似的詞彙,或有多種類似詞彙但卻都不甚普及的狀況時,根據中文意境去造字或選用,是基本觀念。

台灣風格

由於台灣棒球形容詞過少,因此台灣棒球若在未來持續發展,則必定會慢慢創造出許多屬於台灣的獨特棒球詞彙。例如,台灣便以「壞壞壞,連三壞」的形容方式,來形容投手連續對打者賞出3個壞球,類似的詞彙越多,便代表台灣的棒球文化正在慢慢成形。

短截有力

專業術語可能為了清楚定義,而有較為繁瑣的「學名」,棒球術語也很可能維持這樣的型態,如「得分圈打擊率」、「高飛犧牲打」。但為了溝通、使用之便利性,較為簡短之術語是比較合適的。以意義相同的「防禦率」、「自責分率」、「責失分率」、「場自責」等詞彙為例,單就使用之便利性而論,「防禦率」與「場自責」便是較為出色的。

此外,為了於許多紀錄表格格式中方便使用某些數據,甚至必須開發術語之「簡稱」。譬如台灣某電視台在轉播棒球賽時,便在球員記錄表格中,簡單以「不死」兩字代表「不死三振」,個人基本上相當支持類似的概念。

球魂現今的作法

基本上,「球魂」會依據「約定成俗」的原則,優先使用球迷較為熟知的詞彙,例如「打點」、「防禦率」便不再追究歷史謬誤而繼續使用;如果有意義相同、且使用率相近的多個詞彙可供選用,則優先選用「中文意境相符」的詞彙,如「球魂」絕對不使用「得點圈打率」,而必定使用「得分圈打擊率」,甚至個人也特地詢問過擔任國小教師的母親,確定中文也有「逆轉」兩字時,才認可於網站中使用;如果中文完全沒有相類似的詞彙,則盡量根據中文意境去創造棒球語言;如果該詞彙為國外制度的專有名詞,但台灣目前卻無類似名詞,則網站在尚未有更佳的翻譯方式前,將直接使用外國專有名詞,如「Waiver」、「自由契約」、「任意引退」等。

而在被迫創造棒球詞彙時,由英文來創造、發想,事實上會比由日文,尤其是日文片假名來出發,要適合得多。

結語

台灣應該建立屬於台灣的棒球文化,不論是棒球風格、棒球觀點、棒球語言,都不一定要完全抄襲模仿美日等棒球先進國。MLB的開放球風,與NPB的保守球風,都完全表達了美日的民族性,那麼,屬於台灣人的棒球是什麼呢?

同樣地,我們不需要滿嘴「白星」、「It's gone!」,我們可以也必須擁有屬於台灣人的棒球語言。

事實上,台灣報紙還真的發生過這樣的笑話。某記者曾批評郭泰源,「投球成績出色,但打擊表現不佳,只有十餘支全壘打,且打擊率未達到3成…」,事實上那是「對手的打擊表現不佳」!